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脱贫攻坚调研笔记:大学生科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邵梦溪 肖敏 黄在田  来源:新闻中心、信息学院、土建学院、机电学院、材料学院   时间:2019-07-11  浏览:1

为巩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分赴江西吉安、宜春等地开展调研活动,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助力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生态发展。

“互联网+农业”进集市,实验室产品引围观

温控风扇、脉搏测试仪、智慧果园检测系统、智能出行设备……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镇的秋溪村,信息工程学院历史成就观察团的成员们将实验室研发产品整齐地陈列在集市上。展览的信息化产品吸引了不少集市上的村民驻足围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观者还可亲自动手试验产品。


“夏天很热,风扇来降温是大多人心中降温首选。我们实验室成员自主设计的温控风扇系统,具有灵敏的温度感测和显示功能,可以有效控制风扇的转速和温度,既省电又方便日常。”观察团成员阎程手持实验室成品——温控风扇,向村民们认真讲解并使用操作。从衣食住行到生产医疗,展览的产品涉及村民生产生活。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对国家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一家家进行走访,观察团队了解到,龙源口镇共11个行政村通了电话,实现移动、联通网络全覆盖,全镇有线电视用户多达1200多户,农业信息化得到大范围普及。“我在家务农,儿子在广东工作。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每次都能和在外工作的儿子视频电话。网上购票比以前去火车站买票更方便快捷。”村民龙得贵告诉记者。

果园调研进行时,“小果农”唱响劳动之歌

金果小镇实践基地通过大力推广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项目,主打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多次荣获“南昌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型职业农民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近日,土木建筑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在江西省奉新县展开调研学习,团队成员认真了解基地的发展背景,关于水稻、猕猴桃等农作物的相关知识,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化身“小果农”,为水果产地除杂草。


为巩固已有脱贫成果,78日,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30名成员兵分五路,分别前往万载县军屯村的幸福苑、福主、梅山-坳下、北坑以及移民村,就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及扶贫成效、满意度等,对当地2018年底脱贫的53个贫困户深入开展一对一“回头看”调研。据了解,军屯村大部分村民收入都在稳步提高,其中31%的贫困户有贷款意愿,27%享受到“雨露计划”,41%参加了相关就业培训等。


下午,实践队员携带机电学院院长刘燕德教授团队研制出的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仪,前往当地扶贫产业果园基地,对果园内正在生长的梨进行糖酸度检测。据悉,该测量仪器又被称为“水果神器”,是利用红外线光谱检测水果含糖量与成熟度的仪器,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果糖酸度及农药残留快速无损检测与分选设备,在国际同类研究处于先进水平。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开展志愿农活、走访调研、科技宣讲、课外辅导等多项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黄晓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