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哑巴英语’?”“怎么记单词才更有效率?”“学习英语的诀窍是什么?”......7月5日,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教育关爱服务团走进九江市武宁县杨洲乡,与当地学生共同探讨“英语那些事儿”。
同学们在首节夏令营课堂上向志愿者们踊跃提问,志愿者们通过沟通交流也了解到他们的薄弱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8节“帮教课程”。据了解,该团队志愿者们着力打造“我主动、有互动、有成就感”的高效英语课堂,从口语到写作、从阅读到听力,“小老师”们教案准备得面面俱到。

“英语是一门需要用耐心、恒心和决心去学习的科目。在平时,要养成学习与使用英语的习惯。背单词可以根据发音去记,训练听力可以通过观看欧美电影的方式……”志愿者向同学们道出自己的“修炼秘笈”。
“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学好一门语言的捷径。”实践队队员方逸飞与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认为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应用,“启发心智、学习文化、提高素养”应成为我们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掌握多元化思维,学会应用英语学习其他文化,注重从“重学习”到“重养成”的转变,善于利用这个沟通之桥帮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随着各类趣味语言游戏、代入情景对话练习、系统学习发音活动的开展,学生们都沉浸在“英语角”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尝试用英语与志愿者和同学们完成日常交流。课余时间,服务团的成员们还与同学们合唱《Yesterday once more》《Lemon tree》等一系列英文歌曲。“Every Shalala every wo’wo still shines……”悠扬婉转的歌声回荡在校园中,也回荡在孩子们的心间,许多同学直呼想让“小老师”们常来。
“在实践中学习,在付出中收获”,外国语学院实践队队长许书凝表示,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以及学习英语的经验,精心准备属于孩子们的“独家课堂”。我们举办此次夏令营的初衷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英语的“绊脚石”,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对“教学相长”一词有了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