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网上校史馆

网上校史馆

王照文建校回忆录(二)

作者:王照文  来源:   时间:2013-06-24  浏览:1

第六章  第一次探视华东交大建校校址

  听说华东交大的校址基本上定下来了,在南昌市郊马鞍山林场。作为铁了心肠准备到南昌搞筹建的我,很想到校址看看,校址到底在什么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找徐恒茂主任,说希望到南昌看看新校址。徐说:南昌华东交大筹建处还没有成立,你现在去尚无立锥之地,住在哪里?等华东交大筹建处成立了,工艺设计完成了,我们一块过去,现在不宜去。

  过了几天,机会来了。突然接到南昌柴油机厂一封邀请函,大意是该厂新生产一款柴油机,样机已完成组装,需要作出厂鉴定试验,其中有一项是有关“曲轴扭转振动”测试,邀请上海交大内燃机车教研室专家前往鉴定测试(当时厂方还不知道内燃机车已并入上海铁院)。该试验是以张教授为首的科研小组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小有名气,我是张教授的助手,自然派我们两人来了南昌。因试验是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很快就完成了,在出厂鉴定书上签了字。厂方很高兴,说请我们在南昌玩玩,这时我提出到华东交大新校址看看,负责接待我们的小陈技术员说,这没有问题,我带你们去,我听黄叔叔(指黄知真同志)说过,华东交大校址就在马鞍山林场。于是我们一行四人(还有一位是稍年长的刘工程师)驱车前往马鞍山林场。一路上经过赣江铁路大桥、油库,进入双港路。那时的双港路很窄,凹凸不平,不是柏油路,但还比较好走。车开到现在的专家楼附近,刘技说到了,指着一条烂泥巴路,这条拖拉机路就通林场场部。我们乘车在拖拉机路上走了一会,车开不动了,我们只好下车步行。一进林场,豁然开朗,那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芳草,那盛开的桃花、梨花,浓香扑鼻,那沙山湖的流水(当时不知道叫什么湖,即专家楼旁边的小湖),叮当作响,森林深处的布谷鸟叫了,满山遍野的映山红花开了,一群群蝴蝶来回飞舞,繁忙的蜜蜂嗡嗡作响,真是鸟语花香,煞是好看。我们不知不觉,好像进入了世外桃源。我想,如果陶渊明老先生在世,那他一定不会写“桃花源记”,而是写“华东交大校址记”了。过后,我们又去了梅岭。

  回到上海,我把在华东交大校址所见到的情景讲给他们听,他们将信将疑,有的同志开玩笑说,老王吹牛,已经在为华东交大作宣传工作了。

  负责接待我们的小陈技术员,人长得很帅,看上去20岁左右,言语谈吐与众不同,特别感到他见多识广,高高的个子一口山东话。临走的时候,我问刘工,小陈怎么山东口音那么重?刘说,他爸是陈昌奉同志,长征干部,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解放后在山东潍坊任军分区司令员,“文革”当中调江西“支左”,小陈也跟着过来了。小陈山东长大,所以他带有山东口音。陈昌奉同志当时主持江西省的党政军全面工作。

第七章  华东交大初步设计完成

  在华东交大筹备组的精心组织下,经原上海铁院各系部的大力协助,建厂局设计队费时半年多,华东交大初步设计终于完成了。并绘制总平面图,做了沙盘模型,拍了照片(见图1)。

  初步设计主要数据如下:

  一.设置专业有9个,即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铁道车辆(以上专业由上海交大并入);铁道工程(由同济大学并入);铁道运输、铁道通讯、铁道信号(原上海铁院专业)、机械(后成立)、公路工程(应江西省要求而设立)。

  二.在校学生总数

  第一期:2100人。

  第二期:3000人。

  房屋建筑按第一期规模设计,予留二期用地。

  三.建筑总面积76000㎡。

  四.建校总投资1400万元(后追加到1900万元)。

  五.教职工800人,实习工厂工人190人(原计划实习工厂除满足教学实习外,还要生产小型柴油机)。

按此设计,全校教学区、学生区、职工家属区、实习工厂区四大块、互不干扰,特别是工厂区,有马鞍山与其他三区隔开,倍受国家计委审批组的赞赏。那个时候,“环保”概念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视,但减少噪音污染还是很注重的。工厂原设计有冲床、锻锤、小高炉,都是噪音很大的,用马鞍山与其他区隔开,是明智之举。

  1974年6月份,徐恒茂主任带领我们赴京汇报组去汇报,汇报组有南昌市城建局的代表,省文办(即教育厅)的代表,小扬和我,共5人。在北京汇报完以后,审批组大加赞赏并批准按此设计建校。从此就把“初步设计”的“初步”二字拿掉,变成正式设计了。

第八章  建校设计二、三事

  一.在建校设计当中,建厂局设计队来南昌作过多次调查,有一次正值盛夏,南昌气温38℃以上,晚上根本睡不着,那时不仅没有空调,连电扇也很少,热得够呛。调查人员回去说,南昌三大火炉之一,名不虚传,设计当中,一定要解决好通风问题,减少炎热。所以我校教学1号楼到3号楼,还有原经管系楼,其楼梯都是敝开的,原3号学生宿舍楼,在正常的窗子下面与地面平行又开一个小窗,其目的都是为了通风,散发热量。其不知,到了冬天,南昌的气候也很冷,北方来的同学都冻手冻脚,大家埋怨房子设计不好。设计的人用心良苦,可并不适用,可见调查研究也要讲究科学,防止片面性。

  二.原设计的房子为什么都不高?这有二个原因:一个是学校规模小,学生人数少,人摊面积是有标准的,不能超过,所以凑不成高楼;第二个原因是建校之初,接到省军区一个文件,在下罗附近所有新建楼房,不准超过4层,原因据说是怕影响军事雷达发射(接受)角,据说下罗附近的住军曾击落过美制U-2飞机,立下过汗马功劳。

  三.华东交大的大门原设计朝西。我校南区现在的大门位置并不好,一进门是宿舍区,拐好几个弯才到办公楼(综合楼),很不好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原设计大门朝西,一进门正对着综合楼,左面机械主楼,右面图书馆、当中是花坛,既雄伟又雅观,很是好看。可建校之初,实现不了。原因是西墙外面有一片稻田,徐主任叫我测量一下,往西开大门的话,能占多少稻田?我一测,7亩。到公社交涉,一亩地一个人,少一个也不行。当时我们接管了林场82名职工,没有劳动指标,其编制解决不了,再增加7个,那还得了!所以就压下来了。后几经周折,一直没有解决朝西开大门的问题。不过现在看来朝西开大门的时机成熟了。原设计西大门附近,南北各又盖了一对新楼,设计又很漂亮,如果朝西开门,一进门则更壮观了。

西大门外,原来是南昌市城建局规划的八一桥通往九江的主要公路,原图上己标出,叫“拟建公路”。为什么建这条路?据说是因为庐山大道途经下罗军事区,不方便,故改由此去九江。拟建终未实现,已成历史了。现规划在原线修建工业一路,看来是迟早的事了。工业一路对我校事关重大,不仅开西大门需要,将来孔目湖盖房子,也是必经之路。


第九章 再谈建校设计几件事

  一.原设计现在综合楼的位置是大礼堂。因学校规模小,建筑设计小而全,没有一栋像样的大楼,特别从西门进来(原设计大门朝西),正对面没有高的建筑不雄伟,不好看,所以把大礼堂摆到正面,就是现在的综合楼位置,这也是从上海铁道学院的格局学来的。来到江西以后,把图纸拿给省文办审查,负责同志说,把大礼堂摆在正面不好看,不如留着空地,待远景规划再盖大楼吧。于是大礼堂移到现在的位置,20年后,建了现在的综合大楼。

 二.原设计教职工宿舍在现在的水塔四周,水塔的西面三栋,即现在宅20、21、22栋,原本是给教授和校领导住的,那时不敢叫教授楼,只能说是给年龄较大、人口较多的教职工住,实际上设计目的是教授楼,设计人员内部知道。现在水塔的南面,即宅19、14栋,是一般教职工住的,刚结婚的青年教职工只能住现在二食堂南面的的宅2栋和13栋,单身教职工则住二食堂后面宅3栋。其他的宿舍都是后来加盖的并非原设计。

  在设计家属宿舍的时候,还兴筒子楼,在设计面积指标(当时指标严格控制,不能突破)有限的情况下,筒子楼住房面积大一些,因卫生间、洗脸间都是公用的,楼梯也是一层一个,所以公摊面积节省,住房面积自然就大一些,这是优点。可筒子楼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家家户户都在走廊做饭,生煤球炉(那时还没有煤气),弄得是乌烟瘴气,特别是有的小孩不懂事,无意动了邻居的东西,卫生间弄脏了等,经常发生摩擦,几乎天天有人吵架。徐主任说,我们坚决不搞筒子楼,面积再小也要搞单门独户,每家独立设卫生间、厨房,互不干扰。现在有些人对原设计那么小不可理解,可当时,那是教职工的安乐窝,大受欢迎。

  二食堂南面改成琴房的老房子,那是学校的招待所,现在的专家楼那时想都不敢想,不要说盖了。

  三.水塔的位置,本来是留下盖幼儿园的,因四周是家属宿舍,离幼儿园一步之遥,接送小孩子方便。水塔是后来加的,原设计没有水塔。

  建校设计之初,设计人员曾多次来南昌调研,其中有一项涉及供水问题,那时知道学校离昌北水厂不远,可是供水质量不好,经常出现黄水,特别是水管网络的主水管,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产品,质量很差,有很多砂眼,经常爆裂,三日两头停水。为解决供水问题,设计人员曾计划双路供水,即华东交大拟单独打一眼深水井,如自来水出问题,可用自己的井水,以解决当务之急。这个拟建深水井的位置,就选在象山南面的赣江边上,当时已经派勘查队进行过钻探,据说钻到下全是砂层,流出的水是真正的砂流水,水质清且甘甜,经化验还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美不胜收。可惜,因种种原因,此计划没有实现。

  我校的水塔是李相夫同志来了以后建的,当时经常停水,四楼的水压很低,用水高峰期甚至停水,李相夫同志在大会上说,要建水塔,一个不行建两个,一定要解决教职工供水问题,结果水塔建成了,缓解了供水不足的压力。

  四.交大实习工厂为什么放在现在的位置?家住上海的同志,平时很关心华东交大校址周围的情况,他们通过亲戚朋友关系,了解到学校东北角有一个603厂,即硬质合金厂,他们知道硬质合金在提炼过程中,有一种有害物质会放射出来,对人身体有害。所以他们就提意见,把实习工厂摆在与603厂最近的地方,美其名曰“以毒攻毒”,而职工宿舍则离603厂越远越好。这个意见是对的,设计组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原计划实习工厂摆在路北。

  五.为什么不把家属住宅区放到路北?现在有好多人说,如果当时把家属区放在路北,南区只搞教学区,那该有多好!是的,拿现在的眼光看,的确如此。可你知道当时的情况吗?当时,我曾作过简单的调查,上海铁院,校园200亩不到,全国名牌上海交大,其本部只有400亩,当时在校生4000人,而我们华东交大第一期规模只有2100名学生,远期规模才3000人,还不知道远期到什么时候。我们已围了900多亩土地了,还算少吗?应该说是绰绰有余。市城建局的同志一直在说,华东交大占地太多了,以后要给予调整。事实上,我们的象山划给油库,路北划给铁路机校和煤炭干校,都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拿走的,哪想得到我们华东交大今天能发展到20000多人,而且还在增加。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六.华东交大东墙划线我好后悔。华东交大南区的围墙,南面,北面和西面已基本建好,只剩东墙即将开工,建厂局的张队长找到我,问东墙的走向,我说东墙分三段处理,北段实习工厂与603厂生活区搭界(当时冶金技校还没有发展到此处),是城建局主持早已划好了的;中段因早有冶建公司的两栋单身宿舍(此时冶建公司搬走,移交603厂),插入我方一侧,所以围墙往西移,成折线状,也已定型;只有南段,一片荒芜,是三不管的地方。当时油库的建设,还在东面的鱼目山,冶金技校的地盘在北面,都涉及不到此地,也就是说东墙南段无争议,随你怎么划都行。当时杨贤智老师也在场,我们就商量以山势分水岭划界为宜。当时的指导思想总觉得校园够大了,这个地方又没有设计建筑物,围得太大了干啥。于是就和张队长说,以分水岭划界建围墙。后来在建14栋学生宿舍时,我到过此处,看到地方太挤,没有回旋的余地。特别是再往北建的几栋学生宿舍,更是密密麻麻,密不透风。我想,如果当时把东围墙向东移过50米甚至100米,是无人反对的。如果那样,我们这边就宽敞多了,现在我好后悔啊!

  七.华东交大建校的第一栋房屋是什么?临时建筑不算,所建第一栋正式房屋是总务仓库,地点就在新建的校医院楼址,有2栋,砖木结构,平房。因建厂局施工队伍进校以后,急需办公用房,就先选容易盖的下手,总务仓库结构简单位置适中,被选中。盖好以后,建厂局马上搬进,既是办公室,又是材料室,直到学校建完以后施工队伍搬离,此二栋房屋都是建厂局五总队的“大本营”。这两栋房在新建校医院北楼时拆除。

  八.建厂局承建华东交大是“大包干”。何谓“大包干”,就是华东交大建校的设计者是建厂局,施工是建厂局,建好以后验收还是建厂局,这是铁道部定的。华东交大接管林场以后,我作为华东交大筹建处的代表进驻林场,交给我两项任务,一是组织林场生产自救,再就是负责处理工地事物,这第二项任务除去开工时解决“佬表闹事”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大事了,因为是大包干,我们没有必要插手。当然后来修改设计,协调林场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等事还是有的,但我们不是甲方,这一点是明确的。也许会有人问,建厂局施工,建厂局验收,能保证质量吗?回答是肯定的,能!建厂局施工的质量是有名的,在拆除原来盖的老大门时,硬是拆不动,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拆完。后来我们也请来省二建的施工队伍建过几栋宿舍,相比之下差远了。建厂局所建的教学楼、实验室、宿舍,其貌不扬,但质量是第一流的。

第十章  华东交大领导顾稀、徐恒茂同志访问记

  1988年5月11日下午,我到了苏州徐恒茂同志的家中,一来是看望我们的老领导、老同事,二来是想了解一下建校时最原始的一些资料,当时我作了笔录。

  自从1973年9月,我参与华东交大建校“工艺设计”工作以后,就直接在徐恒茂同志领导下工作,直到徐恒茂同志调走,七、八年来,我们都是亲密的战友。所以一见面客套话少说,一谈就进大正题。

  一.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把上海铁道学院撤掉,不撤就搬走。当时铁道部人事局的局长(也管教育)孙湘同志(即开国上将赖传珠将军的夫人)参加了全教会,觉着一个大学撤掉太可惜,就找江西省参会代表团的团长、江西省委副书记黄知真同志商量,黄知真同志很欢迎华东交大迁到江西。上海市的领导则说,搬到江西才能叫华东交大,在上海不能叫华东交大。由此,华东交大建在江西。

  二.1971年年底,顾稀同志,刘海燕同志(当时是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的党委书记,部原定刘来办华东交大)和张毅同志(铁道部人事局教育处的处长)3人到了江西,和省委有关领导接头,商谈办华东交大的事,随后到了上清宫,进行选址。

  三.1972年4月底,刘海燕、顾稀、徐恒茂3位同志来到江西,这次是专门选校址,大面积选点,省文办教育组还派专人陪同选址。他们先到了庐山,莲花洞,星子县,沙河街,永修和蚕桑场;后又到九江,景德镇,浮梁县旧址,贵溪,横峰,弋阳和鹰潭。最后确定庐山和鹰潭作为选址的重点。

  当时为什么不先南昌呢?因为南昌太热,不好受。鹰潭也热,而且地方太小,当时只是一个小镇。据说程世清曾说过把交大摆在鹰潭,所以不提鹰潭好像不过意,实质上他们看中了庐山。回去以后写了选址报告。

程世清是当时江西省的主要负责人。

  最后,省里的意见还是南昌好,所以定在南昌。当时的管理体制是铁道部投资省里管,得听省里的。

是年8月份,他们又来过一次南昌,这次选址除上述3人外,又增加了一位林总,林总是铁道部建厂局设计队的总工程师,当时部里已定华东交大的设计由他们做。1973年4、5月份,他们在上海铁道学院开始做初步设计,林总是设计的技术负责人。

  因为省里定了华东交大校址在南昌,所以这次选址就是在南昌。昌南没有多大的余地,主要在昌北下罗飞机场,南昌齿轮厂北面,牛奶场附近,长头陵等都去过,都不理想。最后还是黄知真同志说,北郊林场好,有山有水还有一个大湖(指孔目湖),“文革”初期黄曾被“造反派”批斗,在林场监督劳动过,有深刻的印象。于是他们就来到马鞍山林场,一看果然不错,异口同声说好!最后,华东交大校址选在马鞍山林场。

  四.1973年2月,铁道部下令把顾稀、徐恒茂同志调往上海铁道学院,并于2月27日报到。同时还调了几位,因个人不愿意末调成。1973年4月,上海铁道学院党委成立,顾稀同志任书记,徐恒茂同志是党委常委。不久,徐恒茂同志被任命为华东交大筹建处主任。开始做华东交大的筹建工作。

  五.1978年,铁道部下文,上海铁道学院不再迁往江西,华东交大在江西独立办学。此时铁道部拟将华东交大改为铁道师范学院,江西省不同意。铁道部又想在华东交大内加一个师范部,高等教育部说这样的学校不好办,没有批准,最后华东交大在江西继续办,但只有5个专业,这个文省里有。

  后来铁道部在苏州单独成立铁道师范学院,徐恒茂同志被调去当负责人。

  六.原来的管理体制是华东交大归省里管,铁道部感到我花那么多钱办校归省管,很不方便,于是派张毅和徐恒茂同志到省里交涉,最后决定华东交大归铁道部主管。

  七.铁道部决定华东交大的基建工作,由建厂局全面负责,即所谓大包干,建好我用就是了。后来又把小项目交给筹建处自建,所以1978年以后,我们又请了省二建同建。

  走访徐恒茂同志以后,第二天又赶到上海,在淮海西路顾稀院长的家中,见到了顾稀同志。顾院长年事已高,但头脑很清醒。应邀顾老说了以下这些话。

  1971年9月20号,顾稀同志去北京,刚下车,接到通知到铁道部8楼会议室开会,顾赶到,会已开始。会上决定,由刘海燕和顾稀办华东交大,刘正顾副。刘海燕同志当时任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党委书记和部机关党委书记,顾当时没有职务。后来又加上徐恒茂同志为华东交大建校基建负责人。以上是华东交大最原始的领导班子。

  1971年年底,刘海燕、顾稀、张毅3人先到了上海,在上海过的72年元旦。3人到上海文教组接头,商谈有关华东交大事宜。上海市文教组的组长(相当于市文教局长)王乐三同志接待了他们。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附件中,谈到华东交大的事,铁道部的意见是,先把上海交大的“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的“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然后再迁往江西。王组长同意并答应作思想工作,此处与原文不同(这是顾的原话,我感到与原文同,作者注)。

  (文中提到王乐三同志,“文革”初是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党委书记,山东寿光县人,是“南下”干部,“文革”中任上海市文教组组长。作者注。)

  随后3人又来到了江西,与省文办负责人接头,商谈建华东交大的事,张毅同志是铁道部人事局教育处的处长,主管铁道部内所有高校,所以他是代表铁道部的。省文办教育组的负责同志说,希望把华东交大建在南昌,不过你们先看看,多看几个地方,然后再商量。于是他们去了上清宫、抚州等地选校址。

  通过以上访问,我感到关于华东交大建校最原始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晰了。

责任编辑:白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