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华东交通大学始终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压紧压实校院两级党委责任,推动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形成了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全员齐抗疫、全力促发展的工作格局和浓厚氛围。
在战“疫”大考中上好思政大课
疫情发生后,冲在防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白衣执甲筑起一道道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宅”在家里的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徐杰玲看到这一幕幕,情之所至,由感而发,随即写下一首《我没有见过天使,我只见过你》原创诗歌,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创作过程非常顺利,600多字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因为诗中的内容都来自于真实的素材,不需要‘加工’,自然呈现就足够动人。”徐杰玲说。
随后,她联系了6位学生隔空合作朗诵,将诗歌录制成短视频,经学校官微发布后,引发强烈共鸣。“老师写诗,学生朗诵,这是战‘疫’时期的我和学生共上的一堂别样思政课。”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扬集体备课的优良传统,将一个个鲜活的战“疫”典型案例融入思政课堂,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优势教育、生命感恩教育,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有的组织学生线上分享家乡防疫好经验、好做法;有的利用视频分享的形式,将该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防疫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有的通过网络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带领学生“云”参观红色教育纪念馆扩展课外知识;有的通过网络调研问卷收集数据,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困惑……目前,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易修政等10位教师积极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战“疫”思政课录制,进一步丰富充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讲好战“疫”故事,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必胜的信念愈发坚定如磐。
(链接:http://mini.eastday.com/a/20032919500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