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人文学院第七期“孔沐新思”学术沙龙在18栋3楼会议室举行。本次学术沙龙以“医闹事件”为主题。人文学院副院长梁成意出席活动。
10法学专业的李华云从三方面对“医闹”的产生做出剖析。患者自身没有树立起良好的维权意识,对医疗风险的认识不够,加之“职业医闹”的推动、公职人员的参与,往往会选取“闹”的方式达到目的;医院的作风以及处理此类问题的态度有待改正,“不闹不在意”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政府的态度有待改善,面对医闹事件时,政府采用的手段往往是维稳,处理不当易造成事态失控,朝恶劣化方向发展。
10法学专业李青松从法学角度透视医闹。首先,他认为中国当下立法有失公正性。在医疗事故的判定中,引入第三方对医疗事故进行认定是通行程序。但第三方往往与医院一方关系密切,这便使受害者往往处于弱势群体,对法律的不相信使得部分受害者走上了“闹”的道路。其次,他指出政府执法不严也是导致医闹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这一条件下,法规的执行往往受到诸多势力的干涉,受害者的利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走正常司法程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闹“往往就成为了申诉者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再者,适用法律混乱,没有明晰有效的法规对医疗事故进行具体界定,一案多判并不是单一现象。
学术自由讨论环节,参与人员就自己对“医闹事件”的理解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梁成意就有关问题做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