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理学院社会实践队赴九江市德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探访历史遗迹、融入社区乡情,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深挖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匠心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在“行走”中上好实践育人思政课。

寻一颗初心 感悟“禾下乘凉梦”
实践队员们走进隆平故里,重温“杂交水稻之父”的科研足迹,通过参观珍贵实物、聆听事迹讲解、采访袁老堂侄袁定贵等方式,大家深刻感悟到袁老“禾下乘凉梦”的深远意义,队员们俯身触摸稻芒,感悟一粒种子托起的家国担当,让初心在稻香里生根、拔节、抽穗。


守一脉匠心 体悟非遗茶韵香
实践队员来到拥有百年历史的义门茶里茶庄,非遗传承人聂德永先生为大家展示了炒茶技艺,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实践队员亲身体验了采茶、炒茶、揉茶等工序,从生疏到熟练,在烟火升腾与茶香弥漫中,感受传统制茶技艺的独特魅力,体悟匠心传承的深意与分量。实践队员还跟随讲解员溯源家族千年家风,33条家法、16则家训、12篇家范,“百犬同槽”“陈魁受罚”“碎鸽和酒”等典故生动展现了中华传统家训精髓。


感一片忠心 践履担当新使命
实践队员怀着崇敬心情,走进万家岭大捷纪念园。弹孔累累的钢盔、被血浸硬的绑腿、半截军号……一件件陈列的展品都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实践队员拜访了年逾九十的抗美援朝老前辈钱万胜老人。钱万胜老人和实践队师生忆往昔、话今朝,并深情寄语青年要“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钱万胜老人的介绍下,队员们还得见了他数枚珍贵的嘉奖、立功勋章以及潜心八年创发的书稿。


尽一份爱心 敬老护童送温暖
在丰畈社区,实践队员化身“小老师”,为孩子们进行文艺辅导,通过书法、绘画激发艺术潜能,并设计趣味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科学魅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帮助孩子们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激发科学兴趣,结合情景模拟讲解防诱拐技巧。队员们还与社区老人欢聚一堂,包饺子、唱红歌,其乐融融。


多一点用心 科技赋能兴产业
在丰林镇紫荆村,实践队员与果园场主展开交流,深入了解了巨峰葡萄保存运输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猕猴桃生长过中如何提升果实品质等技术性问题。队员们恍然大悟,乡村振兴的引擎原来藏在每一捧温热的泥土里,只要肯弯腰,用心倾听,就能听见它的回答。


五天时间里,实践队员以实践为桥梁,在体验感悟中内化素养,思政教育从“抽象的理论”落地为“有根的教育”,实践队在行走中学习、观察、交流、思考,感悟着民族精神、匠心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实现“传承”与“育人”的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