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教术授艺,精彩纷呈|华东交通大学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作者:唐春梅  来源: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时间:2019-12-02  浏览:1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在对世界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工智能呈现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11月29上午,题为无人机-艇水空协同关键技术与应用示例的学术讲座于教10栋召开。本次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苏厚胜主讲电气学院副院长祝振敏主持。

祝振敏院长向各位师生介绍苏厚胜教授。苏厚华是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博士、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曾在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工作

苏厚胜就无人机的研发背景、关键科学发展问题、研究方案实践所取得的新成果等多个方面与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他提到,面向海岸带复杂海面环境中自主巡逻监控任务的需求,发展无人“机-艇自主感知、自主控制以及自主协同”等关键技术势在必行;构建长航时、大范围、多异构的海面巡逻无人系统,完成海上预警、驱逐、救援等应用示范为团队的主要目标。

苏教授大致介绍了涵盖复杂环境感知、自主规划控制、多机艇协同编队的三大技术瓶颈以及急需解决的“自主感知”“自主控制”“自主协同”三大关键科学问题。本着让同学和老师们深入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目的,苏教授对技术瓶颈和解决办法中的详细讲解,耐心启发、引导在座师生思考。

跟着教授的思路,师生们沉浸其中,逐步了解总体研究方案,即以实现多尺度机一艇协同编队、实现多目标“机一艇”监测、识别与追踪理论支撑,无人机或无人艇的协同巡逻做载体实现多任务海面巡逻无人系统的集成苏教授还指出该方案的创新性,体现在无人机识别更清楚、飞控更稳定,无人艇航行更节能,机艇自主起降更精准三个方面。

通过苏教授的讲解,在座师生认真学习讲座精髓,开阔了学术视野。

 

责任编辑: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