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梦想实现的摇篮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他们像“初生牛犊”一样毅然选择去西部,去基层接受锻炼。200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高波,放弃繁华都市奔赴油田一线,置身于艰苦的采油环境中。仅用六个月的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采油操作中的各种基本功,并结合生产实际,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刚毕业两年,他就被选担任了负责管理近160人的采油队副队长。在一次采矿工作中,为了援救采矿工人,高波曾在原油中浸泡一个多小时,查点没了生命。在他看来,只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没有干不成的事。 张天然,3年前选择扎根江苏农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面对村民们“一个刚毕业的黄毛丫头能干什么事?”的怀疑,她心里涌现的是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工作上受到的伤痛委屈时,她并没有选择做逃兵。建大棚、搞种植、做培训,翻建卫生室、修建灌溉渠、搭起农用桥,她样样身先士卒,为当地人民构架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正值“非典”时期,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学专业的莫锋,放弃了在广东老家高薪就业的机会,北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做了一名志愿服务者,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地为村民看病。莫锋说,“我不愿做南飞的孔雀,而是像骏马一样在草原驰骋。” 《美丽的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将一直激励和感动着他。 2003年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的周毅,毕业后决定回老家工作。扎根西部7年之后,他已经是一名基层的干部。自己出钱为村里修路,筹集资金、引进技术,建立科学养猪场,他带领当地村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从村党支部书记到乡党委副书记再到镇长,一路走来,只因为“西部就是我的家,西部需要我,西部人民需要我。” 奋进,让青春闪烁光芒 早起、生火、为父亲做早餐;洗衣、备课、陪父亲聊天。这是湖北孝感学院2007届毕业生何家坤每天要做的事情。1999年,母亲患白血病去世,随后父亲患脑梗塞,精神出现紊乱。他毅然决定背着父亲去大山村里支教——与父亲相依为命的他,一边悉心培训学生,一边细心照顾父亲。 立志扎根军营,献身使命,报效祖国,山东大学2006届国防生魏法祥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而且要做到最好!”毕业后,他选择当了一名国防特种兵。从大学国防生到部队实战兵,他面临着强压力的实战训练。别人训练一小时的,他要训练三小时,近两个月的训练里,让他体重足足降了34斤。最后,魏法祥在各项军事素质突飞猛进,使国外军官刮目相看。 创业路上,坎坎坷坷。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沈阳易品动漫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健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创业初期,公司只有一个员工,他依然坚持奋斗,用透支信用卡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在举步维艰之时,他咬紧牙关,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软件信息管理系统,让濒临死亡的公司重获新生。杨健说:“创业需要苦练,更需要磨练,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创业路上,只要斗志在,就不怕失败。” 他们的经历让人感动,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生动的报告赢得在场阵阵掌声。我校世纪英才学子纷纷表示:“他们到基层、到西部去建功立业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我们,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的选择方向。基层、农村工作固然艰苦,但是只有经历过风雨,方可见彩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