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了什么?存在于天人之际的是什么?10月24日下午,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石初军做客土建世纪英才班,为同学们讲授《易经》。
座谈会伊始,石初军首先用象形文字解读了“易”,易为日月,代表了人类的文明,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天地万物的思考产生了文明,而这个文明就是易。而什么是易经呢?石初军表示,易经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人是由天地产生的,人的身上具有天性,易经上经讲天道,下经讲人事,人懂得了天道,人事也就自然通了。他还就“阴阳”卦象,为同学们深入解读了易经中的八卦,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征来表示。《易经》强调天生神物,人尽则之,意思是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这样自然才会尊重我们。
石初军还讲到易有三说,即“简易、变易、不易”。简易就是将天下复杂之事简单化,变易强调万物都是在变化的,不变的是人的观念。而不易则要求找变中的不变,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随后,石初军又讲到孔子和易经的关系,他表示《论语》当中很多的话都是孔子在讲易经,不管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是五常“仁义礼智信”都是孔子用易的思想将玄而又玄的天道具体化。
最后,石初军结合《易经》中的思想,解答了同学们提出问题。他还与世纪英才班的同学合影留念,并鼓励同学们要朝气蓬勃自强不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各方面提升自己,利己利人,达己达人,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