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学院组织在校留学生赴武宁县罗坪镇关山村开展“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暨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此次活动以“中文连接世界,文化助力乡村”为主题,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体验和乡村实践,让留学生感受汉字之美,读懂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棉花山“火车头”干部教育培训学院举行,国际学院和武宁县罗坪镇负责人出席仪式并共同揭牌。该基地的揭牌,不仅搭建了中外人文交流实践平台,更将成为向国际社会生动讲述中国乡村振兴故事的重要窗口。
活动中,人文学院教师为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谷雨’节气说汉字”文化讲座。讲座以谷雨节气为切入点,结合农耕文化与汉字演变,生动讲解了“雨”“谷”“春”等汉字背后的自然哲学与历史渊源。留学生们通过互动问答,深入理解了汉字“形音义”一体的独特魅力。讲座后,一场趣味盎然的汉字拼图大赛将活动推向高潮。留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包含节气农谚、乡村主题词在内的汉字拼图任务。大家全神贯注,面对打乱的汉字拼图碎片,凭借在讲座和此前活动中积累的对汉字结构、笔画的理解,争分夺秒地拼凑。在紧张又欢乐的氛围里,留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对汉字的认知,更在交流协作中感受中文的博大精深。

师生们参观了冲里智慧产业园、长水村生态价值转化中心、科普馆、千年红豆杉,深入了解乡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感受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成果。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丽娅感叹:“我很喜欢学习中文,中文学习为我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而此次乡村实践活动就像一扇窗口,让我看到了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罗坪镇、关山村相关负责人,学校驻关山村第一书记,国际学院负责人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