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经管学院统计系中外学术交流会在15栋九楼会议室举行,经管学院院党委书记、统计系学科带头人习勤,国际学院外教David Alec以及学科相关负责人、研究生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中外交流,将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会上,习勤就我校的统计学专业进行了详细的概括。我校于1984年开设专科统计学专业,1992年升为本科,同时于2002年正式招收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就我校统计学专业存在的问题,习勤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达成统计学理论知识应与实际结合起来、统计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的共识。
他强调,让同学们将获得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一直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学院将更加注重应用设计调查方案与实践,更好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他指出训练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引导式学习,从生活中入手,把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统计学学习的门槛,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二、探索式学习,通过自学,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再进行一些针对性探索;三、实践式学习,将兴趣进行实际研究,参与实践;四、理论研究式学习,通过实践,把遇到的问题用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总结、研究。
会议期间,习勤等学科负责人与David Alec就中西方统计学对经济领域的应用、建设、发展、规划进行对比交流,并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练就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细致地讨论。David Alec建议我校学子应主动的多去了解统计学理论与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锻炼自己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与会双方就统计学教学达成了多处共识。双方认为,统计学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在实践中多方比较,选择一个相对好的答案。统计不仅是运用工具,技术处理数据的过程,它更是一种驾驭数据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