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女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5月6日晚,由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招就办主办,大学生就业协会承办的“就业沙龙——女大学生就业的喜与忧”在18栋5楼会议室举行。土建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昌林、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科、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新建、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曾有田、人文学院教授李曦和李东风等应邀出席。
就业困难缘由何在
吴昌林表示,学生毕业,犹如出厂产品,是否合格需到市场接受检验。而女大学生在毕业时往往面临着“高分进校,低分就业”的极大考验。全体嘉宾一致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源于五大瓶颈:总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及落后的性别歧视观念;女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念的滞后、创新精神的缺乏;专业去向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就业创业何去何从
蓝火戏剧社表演的小品“女工”中所表现的女性恋爱、工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观众的讨论。针对女大学生就业中有何优势,朱新建说,她们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作风细腻、思维缜密、善于表达等都会在就业路上助其一臂之力。而在创业与择业的选择上,陈科在比较国内外的现状后建议,在就业方式可靠的条件下,同学可先就业,在积累一定经验有所资金后再选择创业。
如何破解就业难题
对此,李曦表示,女大学生要在不断提升能力的同时,坚定自身信念,“你能干的,我也能干”。曾有田则给出了六点意见:正视现实;利用现有机会,充实自己;面对竞争,要有突显优势;时刻自信,相信“形势在发展,观念也在变化”;不要好高骛远,但要志存高远;合理规划,制定目标。李东风认为,女大学生要戒“娇”和“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陈科对“两戒”表示认同,并建议同学在就业时,目光要宽广、范围要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