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为解决同学们在学院科研立项社会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困惑,人文学院副院长丁佐湘教授主讲的科研立项知识讲座在北区礼堂二楼举行。
什么是科研立项?如何科研立项?
丁佐湘表示,科研立项主要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科研精神,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学院为此提供了一些科研题目,供有兴趣参加比赛的同学进行选择。同时,选手也可以自选题目展开研究。他就科研立项的程序及立项后工作的开展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科研立项是否需要很深的学术知识和经验?
对此,丁佐湘明确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说,选手只需要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展现出一个新颖的视角,就可参与其中。他建议同学们的选题最好是与自身专业相关,并要与同学多交流、讨论,请老师多协助、指导,以弥补知识和经验的不足。
科研立项会占用很多的学习时间吗?
丁佐湘说,科研工作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加以进行,而不会占用很多的学习时间。其次,在大学的学习中,专业知识仅仅是学习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要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做调查的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同学们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有利于同学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科研立项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获取信息?
丁佐湘表示,我们所获知的很多信息都是二手的。我们可以借用他人的成果,为我们的观点和建议做依据和支撑。同时,他强调,对于相关信息,也要自己进行判断和甄别。此外,选手也需要积极地开展调查,在务必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同时,尽量获取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科研立项论文该如何写?
丁佐湘介绍道,科研立项的论文分为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两种。它们的构造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描写现状,以叙述为主,利用相关鲜明的数据来支持论点;第二,详述调查原因,表明观点,同时以事实说话,列举相关数据;第三,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创新,出成绩;坚持,促发展。” 最后,丁佐湘勉励同学们在全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虚心求教。活动在同学们的提问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