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华东交通大学世纪英才人文分校暑期“三下乡”科技兴农服务团结束了在上饶市横峰县港边乡余塘村的社会实践。在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学员们接受红色教育,体验农活,充当志愿者,献爱心,普法及搞调研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接受红色教育 重温红军艰苦岁月
启程当天抵达横峰县之后,学员们来到了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葛源镇,参观当地革命烈士纪念馆及红军革命旧址,温习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岁月。学员们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红军当年“不怕难、能吃苦”的精神,同时坚定自己的思想信念,做一个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帮扶行动再行 进入小学献爱心
横峰县港边乡中心小学是当地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所学校,第二天,学员们带着前期精心准备的学生学习、生活用品来到这里,看望了留校的小学生,并于他们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为同学们解疑答惑。学员们的爱心行动得到了该校校长及老师的欢迎和好评,临行之时,校领导和老师们与学员们进行了合影。
深入田间作业 感知劳动艰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下过田的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农民劳动时留下的汗水。为了让学员们对“三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值此农忙时节,服务团特地安排12位学员下田劳动,帮助当地农民收割玉米,以此来教育学员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发挥专业优势 普法调研并举
服务团此行共有7名法学专业学生,他们专业知识扎实。为此,专门摆设一法律咨询点向当地村民宣传基本法律知识,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援助。与此同时,调研活动也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学员们分为两组,以“法律意识”和“计生问题”为主题,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有条不紊地开展调研。
7月16日下午,服务团一行结束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活动,学员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了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余塘村。短短5天的社会实践,让学员们对农村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磨练了自身意志,提高了学员们组织、管理、协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