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又到一年开学时,在学校欢天喜地迎接“小鲜肉”的同时,一批大四学生也迎来了他们的“毕业年”,而大学毕业设计则成为了他们的“心腹大患”。不少大四学生在准备毕业设计的时候,又要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式各样的招聘会,使得毕业设计的“水分”含量日益增多。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软件学院实施了“以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设计”的新答辩模式。9月10日下午,在南区创新大楼大会议室便上演了这样一场新模式答辩会。软件学院副院长张利华、软件工程系主任魏永丰、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副主任刘立月和网络工程系副主任莫林利出席,共有18名学生参加。

答辩会上,学生们对自己的科研作品进行了详细解说和阐述。答辩形式有单人展示和小组合作两种,单人模式以PPT展示为主要方法,小组合作则以面对面交流与提问为主要方式。本次参与答辩的科研作品以参加ACM过程中设计的高级代码及具体优化措施、计算机软件理论与应用和APP应用的创新三类为主
据了解,《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设计)替代办法》规定,可替代毕业设计的作品范围宽泛,凡符合4种情况的科研作品均可由学生本人向学院提出毕业设计(设计)代替申请。4种情况分别是:国内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正式发表由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国家、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三等奖以上作品;获准立项的省部级以上的创新项目;专利授予机构已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科研作品仅替代毕业设计(设计)正文,其它环节须按要求参加,并按时完成其它相关材料。申请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设计(设计)时,须由学生本人填写申请表,并附相关材料交于学院进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