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2月3日晚,人文学院第34期“孔沐新思”学术沙龙在34栋501会议室举行,本期学术沙龙围绕“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主题展开。
主讲人左荣昌针对这期的主题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做了介绍,他讲道,“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它经历了设置知识产权法庭到开展‘三审合一’,试点工作再到组织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过程。”他将理论可观事实与分析相结合,深刻指出当前知识产权法院设置存在地方司法保护和“二审合一”的模式,同时他提出最好的解决措施就是设立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法院来对相关案件实现跨区域管辖以及知识产权法院实行“三审合一”。
汪萍评论道,“凡事皆有两面性,我们要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地方保护主义虽然是我国知识法院设置的阻力之一,但不应该全面抵制,而是要把握好度。”她认为不可过分地指责地方司法保护的阻力作用,而忽视它为当地经济带来的效益与价值。
此外,在互动环节中,在场同学集思广益,纷纷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院设置“进言献策”。
林媚进行总结,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吸引公众关注,对于知识产权法院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