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广大师生持续关注并热议2020年全国两会(一)

作者: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5-25  浏览:1

5月21日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相继开幕。我校广大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持续关注并热议2020年全国两会的最新动态和热点话题。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陈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一份赢得世界赞誉的中国答卷的生动诠释。当前学生正错峰返校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本,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保障同学们返校后学习顺利、生活有序、身体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研处处长徐玉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一直近年来两会提案的热点,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将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是高校科研所面临的新挑战。高校科研成果应以市场实际需要和解决技术问题为出发点,倒逼实验室研发。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专利质量导向,加大对有效专利拥有量的考核,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促进专利创造、申请、代理、审查、运用和保护全链条各环节的质量提升。

对口帮扶军屯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和金: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军屯村是我校对口帮扶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带领贫困户大力发展扶贫产业迷迭香种植将迷迭香制作成盆栽销售,加工成香包对外促销,现已经通过微店、扶贫企业金色田园、宜春市“双扶双进”购物节、学校教职工消费扶贫等途径销售不断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

土建学院高层次人才雷祖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中青年人才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生力军。应进一步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为科技人员潜心探索松绑减负赋予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优化项目申报及财务报销流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考核和成果转化机制,同时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不急功近利,营造良好新技术应用生态,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晓江: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作为思政课教师,对两会的民生话题关注更多,特别是本次提请审议的民法典草案,这是关乎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对社会发展带来新挑战的积极回应,是一部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理念,着力改善民生,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法典,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许,十分期盼法典化治理的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校团委副书记、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师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创新创业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举措。高校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我们要做好学生的“点灯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持续开展“创业火种训练营”等活动;要做好学生的“育苗人”,精耕双创沃土,引导大学生踊跃参加双创类高水平竞赛;要做好学生的“护航人”,强化服务支撑体系,服务大学生科创梦想落地。

材料学院2017级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韩笑: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中国抗疫斗争最醒目的价值导向。这是一个执政党对人民的深情与担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所言,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个百年大党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新奇迹的成功秘诀。

经管学院2019级研究生程华笑:2020年有多么不容易,今年的两会就会有多么不平凡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个特殊的“时间坐标”叠加,注定将让2020年国之盛会载入史册。

信息学院2018级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欧阳桑瑞:“病毒打不倒人类,人类必将战胜疫情。”昨天,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面对国际疫情,各国应超越地域种族、历史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不同,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外语学院2018英语(国贸)专业学生张欣苑:面对疫情带来的诸多艰难挑战,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去年暑假,我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看到大山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感触颇深。幸运的是一些村民借助国家的无息贷款,开始了养鸡种树的创业之路,相信未来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黄晓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