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椒”的“云课堂”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的网课让人记忆深刻,在学生中广为称道。通过实地直播、实物讲解、实时思考等多种教学模式,巧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智育与德育相结合,让学生对《交通概论》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就是电气学院教师——蔡智超。

电气学院教师蔡智超。
直播+现场 百变课堂讲好中国铁路故事
花椒专列、北区的轨道交通实验中心、电气学院的接触沙盘……蔡智超的“云课堂”里不是枯燥的文字堆积,而是生动的直播现场,这些耳熟能详的“花椒”设施为他百变多样的线上课堂增光添彩。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教育,实物讲解打开新思路。“直播让我方便做一些现场的实物与知识内容的穿插,而不是单讲知识体系,这让我和学生能更加自然地去交流。”走进现场,也让知识从书本走进了学生眼里。

蔡智超正在北区轨道交通实验中心现场直播上课。
“现在大家看到的联结铁轨和轨枕之间的部件,叫扣件。”直播课上,在北区轨道交通实验中心现场的蔡智超将镜头转向了轨道,向大家介绍铁轨的相关知识。“能促进学生吸收知识的教学方式,我都愿意尝试。”自线上教育开展以来,蔡智超一直在探索更高效的网络教学,致力于发挥最好的课堂效果。“对于在家里上课的我们来说,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真的让人特别佩服和感动。《交通概论》这门课也因为他的特殊授课方式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再是单调的理论知识,变成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一门课程。”18级电气专业的梅蛟同学在课后说道。
德育+智育 培育合格铁路行业接班人
“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缺一不可之物。”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蔡智超特别注重德育教学。“培养人才不仅仅是教授一些知识,更要从骨子里培育性格。”由于博士引进计划,蔡智超又回到了母校,这次他的身份从学生变成了一位教师,在他眼中,班上的这些年轻的“花椒”学子不仅是自己的学生,更是自己可爱的学弟学妹。对于他们,蔡智超始终秉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理念,专注培养合格的铁路人: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家国情怀,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始终,让《交通概论》这样一门课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理论的讲解。
“在蔡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一个‘活’的中国,既看到了中国铁路的发展,更看到了中国铁路人的努力拼搏,那种家国情怀深深的鼓舞着我。作为一个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选择铁路事业,并像前人一样为之奋斗,是我毕生的追求。”18级电气专业的邓畅在听蔡智超讲完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后感慨道。
医院是抗疫第一道防线,交通是第二道防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无数“铁路人”志愿留守岗位为群众服务,抗疫大批物资也在铁路人的努力下成功运出,他们也是抗疫前线的“逆行者”。“他们勇于担当,义无反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成功运输就是当下决战疫情的关键。我们在向白衣战士致敬的同时,不能忽略交通行业每一位逆行者的默默奉献,因为他们也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课堂上,蔡智超向学生介绍了国家集中统一调度铁路资源运送防疫物资等铁路抗疫情况。“我认为当今战胜疫情的信心与战胜工业基础薄弱的信心是一样的。” 字里行间,他不仅教会学生要懂得铁路人的担当和奉献,也鼓励他们要勇于投身这个行业,把它当作引以为豪的事业。
作为电气学院电力牵引教工党支部的一位教工党员,蔡智超始终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融入教学工作和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认为,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具有历史性,古往今来,我国的教育理念中一直强调培育高尚道德和品格的人才。“这是我发自内心认同的教育理念。而这种教育理念最好的传播和挖掘方式,就是通过课堂。”
“年轻人一定要有担当,一定要有勇气,一定要有奉献精神。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是许多人抛头颅洒热血干出来的。”蔡智超经常用三个“一定”来鼓励大家。这正是对花椒学子,对未来的铁路人的热切期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时间是蔡智超最珍视的,因此,他珍惜课堂的每分每秒,在课程构建中抓新颖,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素质,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获益匪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他的标签,“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去做吧”是他一贯的行动力,这样的一位老师定能桃李遍天下,芬芳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