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会有人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每到关键时刻都会有平凡的人散发出不平凡的光芒。在全国上下奋力打赢阻击疫情攻坚战的当下,他,用自己义无反顾的付出给予了更多师生安全感;他,用自己的逆向前行抗击疫情,守护着万家灯火的璀璨与祥和,也照亮了幸福平安的校园;他,就是师生的守护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闵伸。
一个人“连轴转”可以让更多人“阖家欢”
传统佳节的除夕夜,本是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日子。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闵伸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的美好时刻,第一时间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冲锋在前,全力抗“疫”,加班加点组织起草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完成工作回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两点,疲惫的他在进家门前,脱下外套,放在门外,一丝一毫也不敢疏忽。
大年初一天蒙蒙亮,还没来得及和熟睡的家人道声“新年好”,他就悄悄地出门往学校赶。到了单位,马上组织人员梳理各单位动态、数据,汇总、归纳集中上报各类信息材料,组织协调各单位集中研判,明确责任分工,采取“人盯人”的举措,做到“外防输出、内防感染”,督办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推动各项预案出台……为了保障校园防控工作一体推进,他从清晨开始,接打电话60余个,处理文件10余份,饿着肚子忙碌工作一整天。学校食堂停业、商铺关门,闵伸就从家里自带电饭煲、饭盒,自备干粮。这些天里,吃泡面是常态,有时1块巧克力就是1顿饭,1碗饺子3个人分着吃。
一个月以来,闵伸每天到岗,绷紧弦、拉满弓,度过了一个“连轴转”的春节。女儿远在北方工作,好不容易过年才回家团聚,却难得见到早出晚归的父亲。一次在家门口告别时,望着妻子、女儿眼中满满的关切和担心,他宽慰道:“我一个人‘连轴转’,就可以保障更多人度过一个阖家欢乐的春节。下一个春节,我再和你们一起过!”
疫情期间容不得半刻“松口气”
他说:“越是关键时刻,党员越要担起重担、冲锋在前。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容不得半刻‘松口气’,这是中共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
闵伸虽然不是校医院的,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主动请缨担任学校与上级疫情防控部门的联络员。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后,又担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全面协调落实各项抗疫工作。尽管自己不住学校,但他始终把校园内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每天往返学校和家里,他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那一位。抗击疫情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他带领支部同志,共收发文件120余份,下发文件50余份,推动20余个专项预案全面实施,统筹协调好了学校防疫各项工作。
作为党办校办支部书记,闵伸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号召支部同志担起责任、展现作为。当学校急救车无人驾驶时,该支部一名党员主动申请担任疫情送诊专用车的司机,说到:“闵伸同志带了好头,我们要向优秀党员看齐!”从初一开始,该支部有12名党员不约而同地从省内外逆行回校,放弃假期,提前上岗,做到了来之即战,战则坚持到底。面对紧缺的人手、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任务,闵伸带着支部的同志,凝聚了一股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花椒”力量,真正意义上筑起了校园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信息化为校园抗疫防线插上了“快、精、准”的翅膀
为避免交叉感染,提高工作效率,闵伸创新方法、主动加压,经过24小时开发、12小时测试,仅仅36小时后,就推动学校率先在全省高校推出了校园“电子出入证”。点击申请、填写个人信息、提交、审核、生成电子出入证……手机申请电子出入证,只需几步简单的操作,1分钟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申请、审批、备案、通行的整个过程。
“一次都不跑,事就办好了。”离退休的陈老师操作使用后竖起大拇指,“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防控登记工作效率和人员通行效率,还完全避免了手工登记缓慢,造成拥堵、交叉感染的问题。”学校以“信息化”为抓手,坚持打牢基础、精准施策、科学防控的防疫工作经验,获得教工一致好评,为学校阻击疫情、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被省政府官网报道。
此外,他第一时间将防控任务纳入学校督办系统,通过互联网+督办系统以及电话、工作群等方式跟踪督查,对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一一配套分解,层层压实责任,保障了全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协调推进。
他说,“只有我们当好‘守护人’,广大师生才能睡个安稳觉,这是作为党办校办支部书记的职责,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很辛苦但也很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