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11月22日,人文学院第四届人文文化节拉开序幕。着汉服、加笄冠、吟诗词、兴礼仪,不绝于耳的古音古曲将“花椒”师生拉回千年之前,和着曼妙的古典舞,呈现一场穿越古今的视听盛宴。副校长范勇出席并宣布人文学院第四届人文文化节开幕。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附属子弟学校的诗篇吟诵《苔》与歌曲合唱拉开文化艺术节的序幕。随后,古典乐器演奏《女儿情》以高古的音韵、细腻的乐声牵引着现场观众的思绪,在悠扬的音乐中,8位表演者翩翩起舞,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展现出《礼仪之邦》的独特魅力。
《左传》有云: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故称华。当天正值全球汉服出行日,活动现场,数十名身着汉代襦裙的学子缓步入场。或挥毫泼墨,或缓歌曼舞,或女红刺绣,或吹拉弹唱,汉服之美在他们一颦一笑、一诗一词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台上的表演让我想到曹植《洛神赋》中的‘婉若游龙,翩若惊鸿’,虽说在网络上看过很多汉服舞蹈,但这么近距离欣赏表演还是第一次。真的是太美太震撼了!”2018级软件工程新生祝雨琪激动地说。

除歌舞表演外,人文学院学子还以花为意,为观众摆开一道推陈出新的诗词“宴席”。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浊酒一杯家万里”,从“明月几时有”到“话不投机半句多”,四位佳人,你来我往,与台下观众共同分享诗词之美。与此同时,学院学子创作的10件书法丹青作品依次展出,收获一片好评。

汉语知识竞赛与小游戏也吸引不少同学驻足观看。其中,刺绣环节因琳琅满目的绣品、精湛的绣工、美丽的绣娘而备受青睐。除传统苏绣外,丝带绣展示更是以简单的步骤、栩栩如生的图案圈“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