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7点,西安外国语学院周世范教授做客第119期“孔目湖讲坛”,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化的两座高峰》的精彩讲座。周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视角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孔子和孙子这两座文化高峰的思想。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周教授精辟的阐述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和深邃。 中国文化的两座高峰一文一武:文是孔子,武是孙子。“如果说轩辕皇帝给了我们血肉之躯,那么就是孔子让我们学会了礼仪和思想”,讲座一开始,周教授就以此句话高度评价了孔子的地位。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得到最高评价的就是孔子。在汉武帝时代,以孔子为准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周教授说,孔子最重要的贡献是教书育人,在3000多个学生中,有72个杰出人物。谈及孔子的思想,周教授认为,孔子最重要的思想是“中庸”。“中庸”不是过去很多人说的“折中主义”,而是做事要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周教授说,孔子从教育入手,以“文”、“行”、“忠”、“信”四个内容来实现他的“中庸”。对孔子的“仁”的思想,周教授认为,“仁”的最高界定是“仁者爱人”,最低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另一个内容“礼”,高标准是“礼之用,和为贵”,最起码的要求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周教授说,孔子的很多重要思想对现今的政治、经济生活仍然适用,孔子思想光耀千秋。 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高峰是武圣人孙武。《孙子兵法》短短6000多字,却是中国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对历史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历朝历代的掌权者都要研究《孙子兵法》。周教授还列举了美、德、英、法、日等国家历史名人对此书的反应。法国军事家拿破仑对《孙子兵法》手不释卷;一战战败后的德皇威廉二世曾慨叹“如果让我早二十年见到《孙子兵法》,或许历史将被改写”;英国皇家指挥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一直把此书列为将校必读书目。周教授重点讲述了《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军国大事不可不慎”。周教授以“纸上谈兵”的赵括等人为例首先讲解了军国大事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最高明的作战方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平津战役中解放军说服傅作义将军和平解放北平,获得战争的胜利,就是最好的例子。《孙子兵法》主要表现为“决胜五要素”和“为将五要素”。决胜五要素为道、天、地、将、法,为将五要素是智、信、仁、勇、严。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诸葛亮,司马懿,戚继光等,从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以上几要素。 最后,周教授希望同学们要仁、智、勇全面发展,真、善、美回报社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君子人格的具体表现。另外,周教授对当前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各类媒体刊物要把“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写出来,要让每个人将这些行为规范牢牢铭记在心。 周世范教授引经据典的讲解,大大丰富了同学们对中国这两座高峰思想的理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