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将于11 月24日做客第141期 "孔目湖讲坛"

作者: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06-11-23  浏览:1

  11月24日晚七点,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将做客第141期"孔目湖讲坛",在图书馆202报告厅为我校师生讲述"中东问题",届时欢迎大家光临!

  孙必干,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后被公派至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学习;1990年至2002年,曾先后担任中国驻沙特、伊拉克、伊朗大使。2006年4月初,孙必干大使正式接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一职。
  孙必干是我国外交战线的一员老将,在长达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经受了一次次考验。上世纪70年代他常驻动荡的也门,经历了五次政变、两次总统遇害事件;80年代他在利比亚体验了美国B—52重型轰炸机低空轰炸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港的惨烈;90年代海湾战争期间,他在利雅得面对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发射到离中国使馆直线距离仅500米的惊险。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5月,美军宣布结束对伊拉克为期40多天的大规模军事打击;6月,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驻伊使馆的复馆工作,当时,已退休半年的孙必干,临危授命,接受了这项任务。 2004年2月16日,中国驻伊大使馆复馆小组一行13人抵达巴格达时,组长孙必干是在警卫人员的护卫下入住宾馆的。向国外派出武警保护外交人员,这在中国外交史上还是头一遭。穿越被称为死亡之路的约伊高速公路、于无处不在的危险中完成复馆、在伊拉克创造奇迹——25小时解救人质,孙必干因此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