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国的古文明,我们都非常自豪,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古文化,孕育了一个坚强不屈、灿烂辉煌的国度。但是当看见人们吃着西餐,喝着红酒,穿着统一的休闲装,而把传统文化放在被遗忘的角落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五千多年优秀的民族文化该如何加以传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根在哪里?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着这一社会现状又该何去何从?
11月14日晚七点,著名书法家,有“徐州楷书一支笔”美誉的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纵晓林做客第139期“孔目湖讲坛”,给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书画与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彩讲座。纵教授虽已有63岁,但他依然坚持站了近两个小时,激情洋溢地讲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呼唤。

纵教授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我们民族的根之所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如果一味的抓经济建设忽视人文教育,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将是浮躁的,是不会取得实质上的成功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没有间断过的文明古国,但现在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正遭受着来自西方的近现代思潮的冲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去掌握那些潮流的东西,但是传统的文化不能丢弃。我们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但不等于复古;我们要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但要在扬弃中进行。在对自身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同时,认同差异与包容多元,要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
谈到中国绘画,纵教授说自魏晋以来它已有1800多年的光辉历程,以写意为代表特征的中国画以独有的魅力成就了其在世界画史上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纵教授认为艺术是用来揭示人的本质的一门学科,它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而中国画则是中国古代哲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同样,中国书法也源远流长,有着约6000年的历史,其中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就是语言工具与艺术二位一体的统一。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家,诸如王羲之、苏东坡、黄庭坚等。书法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之一,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兴衰荣辱,与我国的历史、政治密不可分。
讲座中纵教授与在场听众双向互动,详细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最后,纵教授为“孔目湖讲坛”题字——“精神殿堂”。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



摄影记者:詹前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