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社会学家郑也夫做客讲坛 实话实说批判消费主义

作者: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07-03-20  浏览:1

  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吃一餐山珍海味是快乐,穿一款时尚流行的衣服是快乐,房子越大越快乐,今天,物质的富足也在激发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当消费作为一种快乐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时,现代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消费等于快乐?3月19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做客第146期孔目湖讲坛,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消费主义批判”的精彩讲座,郑教授也成为新学期讲坛的第一位客人。郑教授用幽默、浅显的语言,从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角度出发,用社会学的观点理性地表达了对消费的看法,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郑教授从当下的生活方式切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谈及消费。郑教授首先讲述了现今比较普遍现象——共餐盛行的原因。在人类祖先的那个年代食物短缺,人类共食源于“不得已”。狩猎时代,人类打的大猎物一般一个人是吃不掉了,这样人就与别人分享猎物,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下次这个人也可以分享到别人的猎物,这样就完成了一种交换。共餐也是一种礼仪,特别是在好吃的食物紧缺的古代。讲到“食”,郑教授引出了社会上普遍关心的“肥胖”话题。郑教授认为,人贪吃的品性之所以没有被淘汰掉是因为祖先的身体特征与他所在的环境是高度契合的,在物质高度匮乏的环境下,祖先的贪吃不是坏事,而今天物质富足了,人的身体却并没有改变,再贪吃就对身体不利了。

  郑教授认为,食物也具有两重性,即使用功能和炫耀功能。很多商品可以在质和量上提升炫耀空间,但食品的提升空间是很狭窄的,这是因为大自然提供给人可以入口的食物种类有限。食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炫耀空间,人们只有靠别的方面来提升炫耀空间,比如说吃饭的环境。郑教授说,一味在食品上提升炫耀空间是很滑稽的。

  食品的过度消费是可笑的,那么衣服上的消费是不是可以无限增长呢?郑教授说,衣服也不可能无限增长,原因在于首先衣服追求的是外表,而材料是有限的,再则对于衣服我们消费的是设计,设计是脑力劳动,不需要消耗物质。

 

  在谈到住房问题时,郑教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大房子是必要的么?多大面积的住房才应该是最佳的呢?郑教授说,现在住房的高消费正在向荒诞上走。他认为,三口之家住房面积在60至100平方米为最佳,而开发商宣扬的房子越大越好其实是一种谎言。他提倡理性消费,房子不一定要大,但要舒适、惬意。郑教授对城市中的贫民窟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多建设房子功能齐全的经济住房。

  作为中国反对发展私人轿车的代表人物之一,郑教授对“轿车文明”是持批判态度的。郑教授认为,“轿车文明”摧毁了传统的街道,让城市变得不再可爱。相对GDP的增长,郑教授更看重时间和空间上的指标,轿车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他提倡大城市发展地铁,人们应该推动自行车技术上的革命。

  最后,郑教授总结说,消费貌似自由,其实是商人精心策划中的行为;人类追求的快乐应来源于精神而非物质。

 
                                 摄影:林重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