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社区义工服务的日子。3月23日上午,一支由社区居民和华东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社区义工队”在下塘塍上社区忙活起来了:打扫庭院卫生,清理垃圾广告,给贫困家庭孩子补课,陪独居老人谈心……
“转眼就过了4年,这帮孩子给我带来不少快乐,他们真是好!”今年93岁的辜金平老人说到“社区义工队”,一脸的兴奋和激动。辜老告诉记者,2005年年初,社区主任给他领来了一群学生,有的帮他打扫卫生,有的则专门陪着他说说话、聊聊家常。此后,每逢周末,这些学生都要到老人家里去,帮老人做做家务,为老人唱歌、讲故事。时间久了,老人把学生们当成了自家的孩子,原来沉默寡言的老人变得乐观开朗起来。辜金平老人还捧着与学生们在一起的照片,如数家珍般地跟记者讲起了每个学生的故事。辜金平老人说,除了社区居民外,每次来的学生他都很面生,很多人都是新面孔。“或许有些孩子都毕业参加工作了。”辜金平老人嘀咕道。
下塘塍上社区的邓琴、邓超姐弟俩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他们的邓宝国父亲没有工作,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一人既当爹又当妈,日子过得很艰苦。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姐弟俩的窘境后,帮他们全家办理了低保,“社区义工队”成员还与姐弟俩“结对子”,上门帮助他们补习功课,经常送一些课外读物和辅导资料给他们。“阿姨,哥哥教得真好,教给我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太佩服哥哥了,我要好好向他学习。”邓琴这样对社区熊主任说道。“毕业前,我会请其他同学继续辅导姐弟俩的功课。”周云凯是第4任接过爱心棒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志愿者们会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社区里的贫困中小学生“结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功课上的难题,直到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考上大学。
熊主任介绍说,2005年年初,下塘塍上社区牵头,成立了一支由社区居民和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社区义工队”,开展便民为民服务,定期开展学雷锋、法律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咨询等公益性活动。“‘社区义工队’给下塘塍上带来了文明风,我们会将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社区熊主任告诉记者,4年来,“社区义工队”开展了百余次活动,近千名志愿者先后接过了爱心接力棒。
(南昌日报2008年3月25日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