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美国经济“喷嚏”引发全球“感冒” 蔡�P十对关键词析证其对中国影响

作者:  来源:孔目湖讲坛    时间:2008-11-11  浏览: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形形色色企业或机构垮台的消息频传入耳,更有如冰岛国家破产的新闻袭击全球。针对这次罕见的经济大萧条,自美国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均积极应对力挽狂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掌控有着庞大的生产制造产业以及进出口份额。在国际一体化的今天,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能否幸免于浩浩荡荡的全球经济危机而独善其身?中国又应以怎样的对策迎接这场势不可挡的经济挑战呢?

    11月10日19:00,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蔡�P教授做客第198期孔目湖讲坛,为交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选择”的精彩讲座。蔡教授引用大量数据、图表及例子,用富有学术性但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美国的高消费与中国的高储蓄”、“低信用等级与次级房贷”、“高风险与金融衍生工具”、“弗里德曼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美国打喷嚏与全球感冒”、“覆巢完卵与独善其身”、“外贸依赖与就业冲击”、“重化工业化与社会事业发展”、“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转折点”、“GDP挂帅与就业优先”等十对关键词就当前世界各国关心与关注的经济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对中国影响作了详细分析。

    高消费低储蓄引发次贷危机,金融衍生工具雪上加霜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长期以来盛行着高消费,不储蓄甚至负储蓄的社会弊病,导致了其庞大的贸易逆差。蔡�P说,相比之下的中国,处于发展阶段的特殊时期,东西文化的差异和特殊的人口结构让中国有着较庞大的储蓄及贸易顺差。除此之外,人人都有一套房子的美国梦降低了美国信贷的等级。摒弃了传统的按揭购房,一些银行和非传统金融机构降低对贷款人的信用要求,大量贷款给了信用等级低的客户,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次级房贷,结果,次级按揭余额占全部按揭比重大幅飙升,导致了今天的次贷危机。

    这其中,经济学家起着翻天覆地的作用。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ERTON和SCHOLES就提出了金融衍生品价值的新方法。这样一来,次级债权被证券化后扩大流通,大规模的遍及全球;信用评级机构为从中渔利,错误评估经济潜在风险,误导投资者;加之监管部门不利失察,不良债务用“信用违约互换”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进一步放大扩散链条,造成了房价下跌、资不抵债等结果。所有这一切构成越来越长的风险链条,直至今天风靡全球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无孔不入席卷全球,中国覆巢之下何能独善其身

    当人们在争论美国当前经济政策系属弗里德曼自由放任主义还是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时,我们不得不看到,美国这场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一枝独大的国际储备货币,其举手投足间便殃及世界各国。蔡�P举证说,目前全球金融机构资产损失累计达6814亿美元,各类金融机构全面遭受严重打击,资金周转不足,实体经济也接踵受到影响,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预言许多国家经济将进入负增长。

    如此破竹之势下,亚洲占世界金融资产损失的3%,而中国只占亚洲区域的一个百分点,世界各主要机构对中国经济预测也还算乐观,但在外贸依赖及就业冲击的重重影响下,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经济增长需求在中国都有走弱的迹象。其中出口受影响较大,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又该何去何从?蔡�P说,中国经济增长不能指望出口来拉动,而应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然而在环境问题每况愈下的今天,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中国不可能采用重化工业化的经济形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历史经验证明,只有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方能产生效果。蔡�P提出,只有国家出台经济政策帮助小企业,加快恢复就业增长,国家和企业双方让利才能共渡难关。除此之外,还应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扩大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社会保障刺激消费,中国经济方能越“冬”逢“春”。


    两“拐点”纷沓中国,GDP挂帅首当就业优先

    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经常遇到的、主要的矛盾,也会发生变化。在典型的中国二元经济发展时期,劳动力过剩是常态,因此,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如何通过加快非农部门的增长,为源源不断产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8年10月26日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时指出,从劳动力供给看,刘易斯拐点可能已经来到中国。从人口预测中国劳动力供给前景,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快上升,中国劳动力将有所下降,劳动力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即人口红利将从中国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库兹涅茨转折点,劳动力将到达短缺状态。

    蔡�P指出,失业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前两部分构成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与宏观经济景气密切相关的。一个经济中总体失业由自然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构成的相对比例,决定着治理失业和促进就业政策的主要方向和效果。人们常常会引用奥肯法则来引证经济增长与就业或失业的关系。在经济学中,奥肯法则实际上是一个拇指规则,即仅仅反映在经济增长率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一种相关关系。如果失业率主要由自然失业率构成,上述关系就不会十分明显。然而中国主要的是自然失业,中国并没有明显的奥肯法则。蔡�P最后说,在周期因素中,增长与就业并不一致,不能一味地只保GDP增长。所谓保增长不是保GDP,而是保就业,这才是符合中国的政策,中国市场经济才能迎来它新的春天。

                                   (摄影/詹前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