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文化创新与哲学重构,规划中国现代化蓝图 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一个民族的文化,唯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保持其先进性。有无创新精神,是我们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哲学之功外在于哲学”,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哲学的重构,关键在于增强原创意识,投注到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中,投注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和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去。而不是固守在哲学本身,更不可能是业已存在的各派学说与理论层面上的简单分析、演绎和组合。 当然,进行文化的创新与文化的重构绝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较之与古代和近代,在现代参与哲学思考的主体或者参与者的范围明显扩大了,不仅专业哲学家有哲学思维,而且各种非专业的社会成员也以各自的方式思考哲学,哲学再也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贵族的学问”。因此,现代哲学的存在或表现的形态是多层次的或多样化的。未来的哲学形态必须靠全民共同参与,积极进行理论思维和构建,在此基础上由专业哲学家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和表述,这也将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文化工程。 最后,聂锦芳用古人的话语来期盼未来的文明:文化与哲学研究是“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事业,中国只有在全球视野中坚持自主性才能在世界现代化图景中显示出特色。 (摄影/潘兆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