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江西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作者: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08-11-22  浏览:1

  为回顾总结三十年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并展望未来,11月22日上午9:00,由我校经管学院主办的“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发展论坛”在南区礼堂举行。

  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我校经管学院名誉院长王洛林,我校党委书记张安哥,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华东交大经管学院兼职教授叶仁荪,江西省工商联主席、清华泰豪集团公司总裁黄代放,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汪玉奇,江西省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林加奇,江西省经贸委原党委书记、副主任、现任江西省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会长张玲君参加论坛,论坛由经管学院院长史焕平主持。
  现场
  张安哥致开幕辞。他对各位领导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他说,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回顾总结3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分配制度从平均分配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对外开放从封闭半封闭的对外格局转变到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明显加强。地处中部的江西省也在这三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充满信心。  


校党委书记张安哥致欢迎辞  

  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汪玉奇就中国改革的两大特点展开论述。他从四个方面回顾了改革的历史进程:一、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以安徽凤阳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到1984年的农村改革推向城市开始了新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发展策略;二、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由对抗转向了对话,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果断的决定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契机,全方位地实现对外开放;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国有经济、合作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等六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四、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总结出改革的两大特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策略——渐进式改革,处理好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大会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汪玉奇


  江西省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会长张玲君则从抓工业项目看改革开放成果,她对比了三十年前后江西工业取得的总产值,从80亿上升至07年的6241亿元,已形成了冶金、纺织、机械、建材等几大支柱产业。其中工业项目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如江铃、晨鸣、南烟等都是成功的例子。但她也明确指出在项目投资方面要保持三个原则:对产品的市场前景全面分析,保证先进的技术支持,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我校经管学院名誉院长王洛林则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迅速衰退的现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金融危机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一、从美国等严重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中吸取教训,正确处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防止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我国当前的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存在对外与对内开放不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不对称的问题,面对外部的压力我们应坚持警惕地对金融业进行对外开放;二、国际贸易对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冲击,我国目前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们应该以此次危机为契机转变发展模式;三、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意味着我国的对外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西方国家受危机的沉重打击,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将提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将有更大的发言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我校经管学院名誉院长王洛林

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叶仁荪

江西省工商联主席、清华泰豪集团公司总裁黄代放


  林加奇讲述了在改革进程中探求公有制的有效形式,黄代放则作了关于经济转型期创业思考的论述,最后叶仁荪以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才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结束了此次论坛。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已成为历史铺垫,本次论坛回顾了三十年来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成就,各位嘉宾的演讲也为江西今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