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儒家经典与人生智慧

作者:  来源:孔目湖讲坛    时间:2009-03-23  浏览:1

  品读经典,可以教人行得正,学会正确协调各种利益;可以使人博古通今,增长智慧;同时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体验真善美的幸福与快乐。儒家,作为春秋时代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是如何通过“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来教育大家修养身心,启迪人生智慧的呢?儒学又是如何实现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完美融合呢?
  3月20日晚7:00,北京师范大学的郭齐家教授做客第208期孔目湖讲坛,做了题为《儒家经典与人生智慧》的精彩讲座。郭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使在场的听众享受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接受了一次文化的洗礼。

读圣贤书品儒家经典,气和心平善待自然


  儒学是追问生命的学问,是一种内向型文化,着重在于实现内在的超越。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不能缺少命、运、风水、读书、阴德这五样东西,而命是无法挑选的(因为父母是无法选择的),运则具有偶然性,二者的统一组成命运,想获得好的命运则需要多读圣贤书以及多积阴德。而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比如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及今年的金融危机等,面对这些灾难和困难,我们需要及时安顿浮躁的心灵,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儒、道、佛家各有千秋:儒家侧重于对生命价值的开拓,倡导“仁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侧重于尊重自然本身的规律,教给你人生的智慧。比如它的气功学,是在尊重生命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加以运用的,郭教授坦言他就是因练慢步行功而把自己多年的病治好了,郭老还现场示范了慢步行功。而佛学则通过起心动念(动机效果)使人身心安定。郭教授形象地把“儒学”喻为“粮店”、道学喻为“药店”,佛学喻为“日用百货店”。因此,大家应该多读圣贤书、多学习传统知识,修养身心,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去善待周围的人和事,一位日本的学者曾经做了“两瓶水”的实验,一瓶注入善的意念,另一瓶注入恶的意念,结果注入善意念的那瓶水结出来了美丽的冰花,而那注入恶意念的那瓶水却结出丑陋的冰花。同样的事物,因为受到不同的对待,结果却是如此的大相径庭。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修心,多做好事,尊重自然,感恩生命,寻求天地合一,从小我到大我,再从大我到无我的境界。

 

儒家经典文化的魅力,兼融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

  儒学以“仁”为思想核心,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儒家思想备受尊重和青睐。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见、相聚时第一句话就是以《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话头”。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认为美国应该学习中国古典智慧,他在回忆录上津津有味地描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人格魅力,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典智慧给中国人的巨大影响。2002年10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美国就中美关系等问题的重要演讲中提到,中华民族一直具有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优良传统。他把儒家经典中“君子和而不同”的关系推广为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出经典诠释的“与时偕行”的本质特征,突显出传统经典的现代价值和智慧。
  儒家经典文化的魅力,不光表现在人文教育上,也反映在科学世界上,它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创新思维。近现代科学巨匠,如李约瑟、卡普拉、李政道、杨振宁、汤川秀竹等人的著述,也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文化经典在科学世界的哲思价值和智慧。瑞典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说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1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首席教授的青年科学家郭毅认为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奋进的动力,他今天的成绩是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气质乃至追求,因为自己拥有民族特征,在外国人看来更像高贵的中国人,因此赢得了尊重。顾羡季先生曾说过: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一个人只有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以后,才会真正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
  更值得一提的是,儒家经典代表著作之一—《论语》中竟然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智慧。鲁哀公与有若关于减税的对话中有若的想法其实与“拉弗曲线” (表明税率与国家总税收收入关系的平面坐标曲线)理论不谋而合。“拉弗理论”在美国里根政府时特别流行。

仁爱之心有容乃大,付诸行动感恩生命

  人的一生要做到生命体验深,生命阅历广以及生命能量的强大,就要面对不同层次的人,要处理各种利益冲突。众生是平等的,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接纳别人,把自己放低,并且善于发掘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省自己,从小我中走出来,使自己的心变得更加的宽广,这样,生命就越有深度。同时要有仁爱之心,己所不欲就勿施于人,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自然,感谢生命。
  今天,我们正处于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回溯本源,传承命脉,互相学习,开拓创新,是我们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共”,东西方互相学习,兼容并包,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摄影:谭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