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第229期(11月16日) “孔目湖讲坛”讲座通知

作者:  来源:孔目湖讲坛    时间:2009-11-15  浏览:1

  题 目: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
  主讲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彭 林 教授
  时 间:2009年11月16日(周一)晚7:00
  地 点:图书馆202
  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光临!

                 党委宣传部
                2009年11月13日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文化决定着人的道德、意志、创造力、价值观等,对民族发展起着最为深层的作用。要民族自信,先停止文化自戕,中华要腾飞,当先谋文化与思想上的自理,中国不仅要做东亚经济的领跑人,还应继续做东亚文明的领跑人,这是我们作为东方文化大国的责任之所在。
                               ——彭林

附:主讲人简介

 

  彭林,男,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历史组成员。1993年起,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彭林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历史文献学研究,尤其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和礼乐文化的研究。近年以“郭店楚简与战国时代的礼学”和“清人的礼学研究”为重心,展开成体系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等。点校的文献有《观堂集林》、《礼经释例》、《仪礼注疏》等,已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太庙祭祀文化研究”;担任科技部“十五”重点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子课题“礼制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的编撰与研究”中“礼学典籍整理”的负责人。

  在清华大学讲授开设的课程有“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本科生课程);“先秦两汉文献研读”(硕士生课程);“中国古代礼学思想研究”(博士生课程)等;其中“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曾应邀在数十家媒体、高等学校、机关团体等作中华传统礼仪的讲座。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多项奖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