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无处不在,又不可避免。有的人被压力击垮,一蹶不振;有的人将其作为动力,青云直上。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前者消极面对压力,而后者却对压力加以有效地运用。每个人都承担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以致心理困惑、倍感迷茫。教育、引导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压力、调适心理困惑则迫在眉睫。
4月27日晚,校党委副书记徐朝亮做客2010年第二期“心理沙龙”, 通过主持人及现场观众互动的形式,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为大学生如何应对压力指点迷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参加了座谈。
压力来源多,需区别对待
主持人首先将中国社会调查所的问卷调查和有关自杀原因的调查数据呈现给大家,并以此切入话题,展开了大学生压力问题的探讨。徐朝亮就学生压力来源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压力,同一学生也有许多压力。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经济压力,陷入恋爱危机中的学生有爱情压力,对学习方式转变不适应的学生有学习压力……不同的压力应该有区别地看待,更应该找到不同的方法释压。舒曼表示,环境影响压力的产生。他建议同学要改善外在环境的同时,注重改善心理环境,增强抗压能力。
压力有好坏,要灵活拿捏
就压力的性质问题,舒曼认为,压力有可取与不可取之分,不可一概而论。不可取的压力应尽量避免,有压力也应该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对积极、良好的压力,则将其作为信念,当作动力。徐朝亮以鲜活的事例表明,学生没压力才是真正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成形”、“成才”。压力通过很好的引导,将凝成一股前进的力量,从而奠定自己的成功。
寻找释压方式,培养健康心理
在互动中,部分同学谈到了自己释压的方法,将自己的心理历程与大家分享,立即活跃了现场。徐朝亮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减压方法。他说,自己会经常跑跑步、练练太极拳,以此来减轻工作上带来的压力。另外,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很好而易被忽视的释压方法。舒曼认为,释放压力需要同学丰富校园生活,充实业余生活,转移注意力,培养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