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在亘古与现代间游走 吴晓亮漫谈古都文化

作者:  来源:孔目湖讲坛    时间:2010-05-17  浏览: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泱泱上下五千年,历经数代风云变幻,而朝代的更迭又往往伴随着都城的迁移。从素有“九州腹地”之称的洛阳,到“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大同,再到“五朝帝都”的北京,中国古都各领风骚,其文化更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5月14日,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吴晓亮教授做客第241期“孔目湖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漫谈中国古都”的精彩讲座。吴教授纵横捭阖、谈古论今,将中国古都文化娓娓道来,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中国古都初体验
  城市是文明的主要载体,是文明的底片。而古都则是我们开启古文明的钥匙,是再现历史文明的化石。讲座伊始,吴晓亮强调了古都的重要性,她说:“中国文化最精彩的部分都在古都里,要研究中国文化,就必须研究好中国古都。”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哪怕它已是残垣断壁,甚至只剩下几片“秦砖汉瓦”,都在肩负着传承文明的使命。

  吴晓亮介绍说,古都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作为都城的时间较为长久,二是有确指的遗址并且与当代相关的城市邻近,三是是一个不受外来控制的独立王朝或政权的政治中心所在。说到中国古都的名称,吴晓亮指出中国古都的名称因时而异,多种多样,不仅有“京畿、京阙、京华”等通称,还有“秦都咸阳、汉唐长安”等专称。此外,中国古都的名称还有同名异地的现象,如“辽南京析津府”指的是今天的北京,而明代“南京应天府”指的是今天的南京。

  中国古都特色探析
  说到古都的特色,首先要提到的是古都的选址问题。吴晓亮说,古都的选址主要考虑谷仓、要塞、叉路口、时局、风水和祥异等要素。具体说来,古都一般选址于富庶地区,要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且交通便利。

  除了选址问题,我国古都的迁徙也颇具特色。我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地理位置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过程,即通称的“大十字迁徙”。在夏商时期都城主要建在黄河支流,如商朝的殷(河南的安阳)位于黄河的支流洹水之滨。大约从西周末年开始到唐末,都城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东西两京制度与东西轴心带。如镐京、咸阳、长安、洛阳。但无论朝代如何更迭,都城的迁徙都是经济发展及民族融合的结果。

  中国古都的另一个特色在于都城的布局和规划。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规划一般以宫殿建筑为中心,以中轴为对称,呈棋盘式、方正式格局。古代都城的规划在唐及唐之前是封闭式棋盘型,宋及宋之后是开放式的。

  古都的经济和文化也特色鲜明、别具风格。古都经济一般为向心型经济,经历了从封闭走向开放(坊市制——街区)的转变。古都文化则主要表现出三种风格:贵族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民文化。贵族文化源自出身高贵的社会群体,如皇族,世家大族等,常表现出高雅的、规范的、霸气横溢的、色彩绚烂的文化风格与气质。士大夫文化即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风格,常常是因人而异,表现出极强的个性,或狂放不羁,或沉稳凝重,或宁静淡泊,或洒脱飘逸,但皆以追求个性张扬和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市民文化源自市井中地位卑微的普通民众,其在各种文化形式中都表现出贴近生活、亲近世人、热闹、轻松、娱乐、通俗等风格与特点。

 
  八大古都面面观
  中国历史悠久绵长,是世界上都城最多的国家,目前有220多个古都,分布在除海南、上海、天津以及港、澳之外的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国的古都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它不但带有历史上那个朝代的印记,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文化中的经典与瑰宝。最典型的是中国的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安阳、郑州、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代表了中国古都文化的高度与厚度。

  西安是我国建都朝代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公元前11世纪,西周首先在这里建都,称镐京。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于此,取名长安。以后,魏晋南北朝的前赵、前奏、后秦、西魏、北周均在这里定都。隋唐两代也都建都西安。洛阳曾为九朝古都,东周、东汉、曹魏、武周、西晋、北魏、后梁、后唐、后晋先后曾定都于洛阳。安阳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被定为都城,一直到公元6世纪的2000年间,中原王朝曾多次建都于安阳。 
 
  郑州市在3600年前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继商汤之后,郑州又是西周管国、春秋郑国、战国韩国之都。开封是七朝古都,北宋定都开封,是开封历史上的鼎盛时代。杭州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史上吴越、南宋曾定都于此,称临安。南京市最初为三国时期的东吴都城,称为建业。不久是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国都,称为建康。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建都于此,称为金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此,改称为应天。太平天国洪秀全也在这里建都,称天京。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建立的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后来,成为中华民国首都。北京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战国时的燕、五代时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后定都于北京。民国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称为京师。1928年改称北平特别市。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中国的八大古都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如八束奇葩见证着中国璀璨文化的积淀与发展。岁月的长河像车轮一样滚滚向前,八大古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屹然矗立在历史的交叉口,见证着国家的兴衰荣辱,诉说着千百年前真实的故事。

  古都作为一个时代和地域的中心城市,凝聚着那个时代与地域的鲜明特征,从生产到文化,从风俗到文化交流,从饮食到建筑风格,都会在这些古都的遗迹中得到体现。风雨变幻,沧海桑田,八大古都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巨变,承载了中国的兴衰荣辱、风云变迁,成为中国历史所留下的辉煌印记。

  每个古都都有自己诉说不尽的故事,一座座充满时代特色的建筑,一段段饱经沧桑的残垣断壁,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轨迹向我们清晰的展现出来。吴晓亮用生动的讲解带领大家徜徉于古都的世界里,领略了一番中国古都的魅力与风雅。讲座在听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唐诗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