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由于其飘逸空灵的风格和浓郁的魔幻色彩,而受到了众多歌迷的欢迎,涌现出了诸如恩雅、莎拉布莱曼、班得瑞、神秘园等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和团队。
10月18日,国家一级作曲家、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平远先生做客第284期孔目湖讲坛,带来了一场题为“空灵与魔幻——我的新世纪音乐创作 ”的精彩讲座。他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阐述了新世纪音乐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在现场播放了他的个人专辑,带给了观众一场极具魅力的听觉盛宴。
(海政文工团副团长 平远 先生)
新世纪音乐的发端——社会基础和机遇
同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新世纪音乐的产生也有期独特的社会基础。它发轫于70年代,到了80年代成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象征时代更替、诠释精神内涵的改良音乐,按照平远的说法,它并非单只一个类别或流派,而是一个范畴,它跳出了过去所有的音乐形态:介于轻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轻音乐的一些特点,因此新世纪音乐富于变化,内容也较为丰富。
平远介绍说,新世纪音乐主要分为部落音乐,精神音乐,太空音乐,器乐独奏,自助音乐,新古典音乐等等。其中部落音乐属于高科技音乐与民间音乐相结合的音乐形式,精神音乐,又称理疗音乐,极具精神感染力。
(现场听众热情提问)
新世纪音乐的特点——飘逸空灵,舒缓悠长
新世纪音乐强调诠释精神内涵,注重心灵这一层面,强调从生活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护理,以期找到人文情怀的共同点。平远指出,新世纪音乐也是人类从物质的追求过渡到对自己内心探索的象征,虽然在物质方面人类有人种、肤色、语言、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但人类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共通点。正因为这一点,所有人都是同宗同源的。
正因为新世纪音乐具有以上的特点,所以音乐的演奏上也是独具特色,它主要通过乐器的演奏和环境音乐的搭配形成独特的意境,所以没有强烈的节奏和刺激的声音,经常在音乐里利用人声合音和谐音,平远以《梁祝》为例做了说明:里面的大小提琴二重奏,把梁祝对话的情形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现场聆听新世纪音乐经典曲目
平远先生介绍说,他在部队认识了新世纪音乐,并一见钟情,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并在近年间创作了包括《西湖十景》《日出抚仙湖》《太阳谷》在内的大量优秀作品。他的音乐“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倾向于古典和浪漫,有意展现东方的古典美,选作的题材一般是国内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然后现场播放了自己创作的一些专辑,并与观众一起赏析。
《西湖十景》,以中国古典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创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加上打击乐的伴奏,使整首乐曲清新欢快、富于情趣,突出了古典美的特色。
《日出抚仙湖》,以排箫、大、小提琴、敲击乐与充满浓郁云南地方特色的音乐旋律为基础,组成如梦如幻的优美仙界境地。其中《听山岚》小提琴与打击乐交相呼应的特色,突出民族与流行元素的结合;《听湖》,以大提琴的沉闷、飘逸和排箫的飘逸空灵,交织构成了过去和现在的对话,像一位老人在讲述沧海桑田,意境唯美。
《太阳谷》,通过沉重的打击乐,渲染了古典粗矿的一种气氛和神秘色彩,展现了苗族人民的辛勤与献身的精神。
《梦回上海滩》,平远以其独特且优美的原创旋律,将上海滩的历史一一化为音符融入音乐之中,让人们在音乐旋律中重新认识上海古典与现代的不同风貌,比如《城隍往事》,讲述了发生在旧日上海滩里弄的故事,抒发了主人公朦胧的情怀。
《寻找仙女湖》,以干宝的《搜神记》为背景,表达了对爱的渴求,对真情的向往,描绘了一幅烟波浩瀚的景象,充满了神秘色彩。
讲座的最后,平远与在场师生们分享了他最近几年创作的心得体会,并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一一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