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心理咨询师、寿康学会会长徐冉先生做客第292期孔目湖讲坛,从自身的经验和学习积累出发,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讲座。
讲座伊始,徐冉就其讲题予以说明。从成功心理学来说,自由是基础,而成功是表征。自由是指人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受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控制。成功是你预想的目标的实现。两者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徐冉从自由篇阐述怎么样来摆平自己,及成功篇解说怎么样和别人打交道,成功地将自由和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
(心理咨询师、寿康学会会长 徐冉 先生 / 摄影:熊叶)
进退自由篇——欲望的化解
徐冉首先介绍了教育的三件礼物的理念。教育的三件礼物是:望远镜、雨伞、鞋子。
它们分别寓意着教育应该达到的三个目的:望远镜意味着培养学生远见卓识的品质;雨伞寓意平和的心态,可以面对人生烦扰的风雨;鞋子指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个理念的基础是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心理现实世界,一个是物质现实世界。他用小牧童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一个小牧童为财主打工,每天白天干活很辛苦,可是晚上他总是做梦梦见他过上好日子,吃喝不愁,所以每天晚上他都很快乐。后来,机缘巧合地他被一个财主收为义子,白天不用再辛苦干活,可是他每天晚上开始做恶梦,过去的美梦从此消失了。
徐冉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几个向自由迈近的方法。就如何宽容别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徐冉借用了他做宽容网时提出的宽容三部曲:看惯、看淡、看破。看惯就是心平气和,看淡即气定思闲,看破亦作看透。怎么去看惯?前看看后看看,就看惯了。他举例说,一个优秀的广州市民被青岛警察抓走了。人们很费解,为什么把他抓走呢?原来他以前在青岛犯罪杀人,潜逃到广州。如果不前看看人们就很替那个人委屈,如果不后看看人们又觉得坏人没遭报应。前看看后看看之后,一切释然。看淡就是不强为,在不为与无为之间,适势而为。
(徐冉先生给现场同学们做催眠)
接着他提到第二个概念:跳出二分法。宋明理学有很多好的思想,但是它严重的二分法搞得我们中国人好多伪君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徐冉解释到,宋明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念:无所为而为,善;有所为而为,恶。它把自私和自立捆绑在一起,认为人非善则恶,忽略了纯善与纯恶之间还有很多层次。所以宋代、明代的人活的不真实,也就因为此理念堵住了很多人的向善之路。
徐冉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理智与情感的脱节,当心理能量耗费到一定程度,便有自毁倾向。如果发现自己心理能量耗竭,可以采用偶像练习法进行治疗。找一个具有你所没有的素质且与你关系不错的人作为你的偶像,与他合二为一,经常把自己当做是他,每天练习几分钟,这就是偶像练习法。他还介绍了心理垃圾检查表,建议大家经常检查自己的心理是否有太多垃圾。
在自由篇的最后,他以提高自我领导水平、改变不良习惯作结。提高自我领导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反抗、对抗、领导。或者划分为七个方面,首先是知苦,意识到不良习惯的坏处,接着立志改掉它,然后明理,制定方案。而后借力,借偶像的力量或结识益友,调心,既不沾沾自喜,亦不灰心丧气,最后是积德。
(同学们踊跃提问)
塑造人生篇——预想的实现
徐冉强调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是成功的根本。诸葛亮为什么成功,因为他对五行格非常了解,因为他知己知彼。徐冉将好人分为三品,下品好人是烦人、中品累人、上品好人是快乐的明白人。下品好人是喜欢帮别人但又喜欢管制别人的人,他们强制别人以他的对错标准为对错标准,人们对他们无可奈何,又爱又恨。中品好人是完美主义者,只接受好的却不接受不好的,所以他们活着很累,牵挂多。上品好人快乐不喜,烦恼不忧。而认识自己、认识他人需要借助一些行之有效的学说、理念。人生有四层境界,痛苦便贱,烦恼就穷,快乐会富,宁静则贵。
五行性格是很有趣亦是很有用的一门学问,徐冉称。阳土性格加上阳金性格的人是大富之人。阳土性格为人厚道讲信用,阳金性格慷慨果断,两者结合必定大富。木形性格的人,有博爱、恻隐之心,质朴清高,骨骼修长的特点。火形人的特征:性情刚烈,感情易动,性急如火,热情爽快。水形性格的人,足智多谋,聪明好学,有谋略,好思索。好动健谈,行动敏捷,灵活多变,能刚能柔等等。
徐冉推荐大家看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业力管理》,它将告诉你成功之道。而后,他介绍了4个VIP土壤这个概念。你的种子在什么样的土壤上才能更快的健康的成长呢?帮助过你的人,急需帮助的人,在帮助很多人的人,将要准备帮助很多人的人,这四个土壤就是VIP 土壤。
徐冉以“50+1度,生活的艺术”的释义将成功篇推至高潮。学习传统文化有两大环节,以金矿作比,可喻为提纯为纯金和用纯金来打造器具两个环节。0度是对抗性的、冷漠的,不主动帮助他人的温度,100度却过于热情。50度是超越的、悠闲的。但是如果50度是为道日损,加1度便是为学日益。50+1度是不过于热情,也不冷漠,望之淡然,即之温然。是外不伤人,内不伤己。50+1度是在超越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帮助别人。
讲座的最后,徐冉与在座师生就如何宽容待人、梦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细致地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