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刚喜获经济学著作奖一等奖
4月7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获奖名单。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欧阳志刚教授的著作《非线性阈值协整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喜获经济学著作奖一等奖。这也是该奖项自1995年评选以来,我省高校首次有学者获评一等奖。

欧阳志刚教授喜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欧阳志刚教授是“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金融学。《非线性阈值协整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一书,是欧阳志刚于2010年11月出版的研究成果,曾获2011年江西省第十四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阈值协整理论是国际计量经济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作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阈值协整的专著,该书首次使用阈值协整相关方法,对我国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明显的学术创新和学术价值。该书所形成的系列成果,对于进一步清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国内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经济转型期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和奖励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锻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已举办六届,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
第六届评选突出以质量和贡献为先的评价导向,共受理全国679所高校申报的5818项成果,产生获奖成果830项,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华东交通大学欧阳志刚教授等专家学者的5项成果分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