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江西师大刘世南教授做客孔目湖讲坛

作者:张萍  来源:新闻网   时间:2013-09-13  浏览: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9月11日晚,江西师大文学院91岁的老教授刘世南先生做客第338期孔目湖讲坛,架起儒学与现实社会的桥梁。

(江西文学界“老神仙” 91岁的刘世南先生 /  摄影:辛江)

 

儒学的历史
  讲座伊始,刘世南指出,儒学在汉武帝时期被称为“经学”,但在先秦时,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改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刘世南认为,董仲舒的儒学不是真正的儒学。

 

  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对待儒学的态度有两种,一是将其奉为圣经贤传来身体力行,比如宋代的道学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儒学提倡品行,首先修身齐家,推而广之,方能治国平天下。提到以身作则,刘世南对文天祥极其推崇,他认为文天祥是儒学的真正传承者,《正气歌》是文天祥对儒学身体力行的证明。还有一部分人将儒学当做一门学问,很多老师将儒学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刘世南称他们为“经师”而非“人师”。

 

  儒学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他们主要的思想分别为“仁”、“义”、“礼”。中国一向只谈孔孟之道,而较少的谈到荀子,更有人反对荀子的主张,谭嗣同就说荀子与秦王并之。但刘世南对荀子的看法有别于谭嗣同,他认为荀子继承了儒学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对荀子提出的“从道不从君”颇为欣赏,所以不应该完全抹杀荀子。

 

儒学与现实
  然而,儒学尽管是经典,但它在历代王朝却被篡改扭曲,成为政治工具。朱熹甚至说,真正的儒学一天都没有施行过;汉宣帝也说,汉武帝时期虽然推行儒学,但也只是表面推行,实际上却是“阳儒阴法”。刘世南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被篡改的儒学培养出来的人,要不就是得意的范进,要不就是失意的孔乙己。

 

  提到儒学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刘世南严肃的表达“绝不以学术寻利禄”这一观点,他对当今社会“文化垃圾”、“文化泡沫”的社会现象表示不满,批判科学成果、论文的量化,实际上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说到激动处,慷慨激昂,声如洪钟。

 

  刘世南认为,要将儒学真正地施行起来,就不能像过去那样搞虚无主义,在如今这个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的时代,我们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

责任编辑: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