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的学分制改革工作,9月17日,安徽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宫能平教授应邀来我校做了一场《学分制改革实践汇报与交流》报告。宫能平从前提准备工作、总体方案设计、教学组织与运行、教学质量监控、实施重点难点等5个方面对该校实施学分制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深入讲析,给我校正在启动的学分制改革工作传授了不少宝贵经验。副校长张坚出席报告会。
报告会中,宫能平强调学分制实施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年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它的实施必将引起教学体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师资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及其他行政管理的一系列变化。推行学分制并非某个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学单位能独立完成,需要全校各部门如学生管理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推行学分制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全校上下要统一认识,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宫能平指出,思想基础具备的前提下,实施学分制关键则在于各部门广泛调研、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制定出符合本校校情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再完美的方案如果不适合校情也犹如画饼充饥。
“一届毕业生5000人,我校就出现过1000多人没有按时修满学分,不能毕业。”“因为学生自主选课、选教,班主任有时找一个学生真的无异于大海捞针。”宫能平表示由于学分制尊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个性发展,学习活动呈分散性和随机性,学生管理难度很大,教学质量的监控更是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学校建立一套全新的管理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一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和拥有一套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规范运行;二是要有一支数量足够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的考核和评价能跟进学分制的要求; 三是要组建一支校院二级管理的教学督导队伍,打造优良学风、考风;四是要建立一支能督促学生学习、适时了解学生情况的辅导员队伍。只有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才能切实加强学生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推行学分制就是学校要面临一场新的风暴,甚至是承受阵痛和裂变。”宫能平以安徽理工大学实施学分制从2000年启动、中途夭折,最终以2009年成功实践为例,指出学分制的实施适应了市场经济对多样化、素质高、能力全的人才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但学分制的实施也存在不少现实难题:学校财政需要大量投入、校园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改革、优秀师资的大量需求,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等等。
宫能平将该校实施学分制的系列规章制度文件与我校进行了分享,并勉励我校在改革中创新思维,不断探索、积极实践,迎难而上,不断实现进位赶超。
各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工处、现代教育中心负责人,教务处全体人员聆听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