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是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的一大亮点。记者注意到,我省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但80%以上的考生年龄都在25岁(含25岁)以下,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上不足2%。
我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取消研究生报考者的年龄限制,是适应终身教育的积极政策,但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大龄”考生。江西一位“大龄”研究生表示,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来说,考研之路确实很艰辛,但学习反而更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更高。不少研究生导师则表示,“大龄”研究生学习更刻苦,但他们往往会面临更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
如果你已经超过40岁,还愿意重返校园,当一名学生吗?
新规:
超过40岁周岁明年也能考研了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取消了报考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要求。
教育部相关部门解释说,往年按照经费来源,招生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只针对国家计划内招生报考者提出年龄要求,后两类并没有年龄限制。今年年初,财政部、教育部等印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扩大拨款范围,不再有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区别,仅按照就业办法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因此年龄限制也自然取消了。
2014年是研究生收费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今年的规定明确指出,“国家对所有纳入国家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定额拨款,所有纳入国家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国家和招生单位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这意味着,“高龄”研究生一样能申请奖助学金。
“大龄”研究生:
考研路很艰辛,英语是最大障碍
尽管今年已经34岁了,但李先生依然要求记者称呼他为李同学。李同学是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研三的学生,2003年李同学本科毕业后就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负责指挥建筑施工,每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2011年李同学终于考上了华东交大的研究生,于是他也辞掉了这份工作,当时他已经32岁了,距离本科毕业8年。谈起考研的初衷,李同学说主要是想完成一次自我更新。“我总感觉一个人不能放弃学习,要坚持不断提高自己。”李同学说。
事实上,李同学一共考了4次研,前3次考研都因为英语没上线而落榜。“毕竟毕业这么多年了,英语都忘得差不多了,第1次考研的时候英语只考了十几分,纯粹是瞎蒙的。”李同学说,英语是他考研的最大障碍,为此他恶补了三四年,背单词、看语法、写作文,到书店买英语书籍,仅他看过的英语文章不下2000篇。第4次考研的时候,终于考了近60分。
李同学说,由于年龄比班上同学大了一圈,平时感觉到同学们对他都挺尊敬的。“我工作了8年,有实践经验,平时同学们碰到一些学习问题,我还会教教他们。”李同学认为,对于大龄学生来说,考研之路确实挺艰辛,但工作多年后再回到校园学习,反而更有针对性,提升了学习效率。“我不认为三四十岁就不能考研了,我反而想鼓励所谓的‘大龄’学生重返校园。”
明年,李同学就要毕业了,谈及毕业后的计划,李同学说,究竟是找工作、创业还是考公务员,说实话这些问题他现在还没想过。“我正在写毕业论文,等完成了一篇优质论文,顺顺利利毕业再说。而且我和女朋友谈了这么多年,也该结婚了。”
导师:
“大龄生”更刻苦,但面临更大压力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王芸告诉记者,她带的研究生中80%的都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工作几年后再来读研的只有20%。“我明显感觉到,工作后再来读研的学生普遍更刻苦。”王芸说,很多全日制研究生都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更珍惜现在的读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