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中国新闻网】华东交大试水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 培养学子创新能力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09-30  浏览:1

2008年起,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率先在该校乃至江西省试水“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经过5年的实践,该学院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日臻成熟和完善,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捧。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推动者朱新建告诉记者,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旨在推进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据介绍,该学院将本科生科研立项作为学院常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经申报、初审、中期检查、作品上交及答辩等多个环节,最终筛选出优秀作品。

2008年,活动启动之初学生共提交作品11份,参与人数43人,仅覆盖学院大概4.7%的学生。到2012年,科研立项共提交申请书96份,结题58份,参与人数达到200人,覆盖范围接近学院总人数的22%。

五年间,学生科研立项活动取得了很大发展,部分作品也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2006级学生李欣忆的作品《贫困大学生就业调查》发表在《南昌高专学报》,2009级学生梁蓓的作品《对非汉字圈学生汉字教学方法探讨》发表在杂志《科技信息》,2009级学生肖琼同学的作品《南昌蚁族生存状况调查》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省选拔赛优秀奖。

“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一能够使大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走出课堂,将课堂上的思考延伸到了课外;其二就是能够得到很好的学术规范;其三,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朱新建如是总结该院五年的试水探索。

“科研立项历时近半年,虽然过程艰辛而复杂,但使我的思维得到了系统科学的训练,明白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曾参与《南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调查研究》的李昆伦认为,“我觉得以后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也会用到这种能力。”

据介绍,该院已经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对科研立项提供之力支持,每年固定提供一定数目的经费,为科研立项提供物质保障。朱新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模式。”

(文章出自中国新闻网9月29日)

责任编辑:李彩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