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万明在给大一新生讲课。)
一场名为“年薪十万的乞丐”的情景剧,一个个触动心弦的小故事,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互动,一句句朴实而坚定的嘱托……“大学的功课远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大学的学业一点也不比高中时代轻松。正是我们治学上的认真劲,你们的明天才有了最可靠的基础。”9月27日,华东交通大学的大一新生们与该校校党委书记万明进行了一场“零距离”的交流。
怀民族复兴的报国志。万明说,“现在有一个词,你们很熟悉,叫‘中国梦’,这是一个关于民族复兴的宏愿。只有每个青年都把自己的理想与中国梦融汇在一起,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强盛紧紧相连,把事业和幸福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用立志成才的青春梦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和未来。”
有饮水思源的感恩心。“感恩于爱、希望、信仰、博爱一样,具有一些类似于宗教的精神和情节,但是感恩不是教徒的独享,无神论者也应当有感恩的思想,感恩是一种基本的人性。‘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起码的为人之道。”万明说。

(图为华东交通大学大一新生在听课。)
走风雨兼程的自强路。不少同学正为食堂里的饭菜发愁,再好的食堂,也烧不出妈妈做得红烧肉;不少同学正为寝室那台四个人共用的电风扇发愁,再大的风力,也吹不出空调的温度;今后,不少同学还会为生活费发愁,再多的生活费,也经不起不懂理财的乱花;不少同学还会为寝室那盏日光灯发愁,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作息时间,哪个开关由谁来管是个问题;更多的同学还会为学习发愁,你无法想象为什么老师一节课可以讲教科书30张的内容。
面临诸多的转变和挑战,万明为大一新生送上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你们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便注定要学会自强。

(图为华东交通大学大一新生在听课。)
“听了万书记的讲座,感觉书记像父亲般的‘关怀与体贴’,他带给我们的是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同时也在一些发自肺腑的感言中,切身感受到了,书记对我们大一新生的期望,我们一定会倍加努力,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认真‘秀’出魅力大学。”来自经管学院大一王同学如是说。

(图为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万明在给大一新生讲课。)
(摄影/新华社记者周科)
(文章出自新华网江西频道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