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西电台《全省新闻联播》报道:最近华东交通大学不少大一学生的手机里下载了《机械制图》的微课视频,成为随时随地学习的新“神器”。请听江西台记者王莹发来的报道:
“微课”是华东交通大学最近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节微课相当于一堂课的一个切片,围绕某个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以简短视频方式呈现。华东交大学生手机当中《机械制图》微课的制作者就是华东交大的涂晓斌老师。目前,涂老师已经将《机械制图》整门课程制作成了56节微课,这在全国还非常少见。
涂晓斌老师:“我们原来建了很多基本课程的资源,因为是整个一大章的内容,挂在网上学生根本不会去看。那就要想办法把这个内容随时随地带着身边。”
一堂微课,不再是完整的45分钟,而是十几分钟甚至更短,通过不断的学习,起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而微课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集中学生短时间的注意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涂晓斌老师告诉记者,一堂好的微课,不在于展示老师的风采,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如何把授课内容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展示给他们。在涂老师的微课里,出现他自己讲课的画面并不多,更多的是以数字化的手段传递授课内容。他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土豆网仅仅2周,已经有100多人订阅,播放了2000多次。他所制作的微课《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绪论》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江西省本科高校在此次大赛中获得的唯一一个一等奖。
“因为制图的特点是要用平面图形来表示空间物体,比较抽象,刚接触的人还没有这种思维。所以我就做了一个动画,让学生把理论的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就很容易接受。”
备课、提取知识点、录制教学内容、后期制作……制作一节十分钟左右的微课,大约要花掉涂晓斌老师30个小时左右。现在,每周都有老师来向他咨询如何制作微课。而自从有了微课,不少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大一学生倪林刚:“比较自由,今天积极性特别强特别想学习,有这个想学就学。一些难点多看几遍就懂了。”
(新闻出自4月12日《省广播电台全省新闻联播》)
音频连接:http://radio.jxntv.cn/xwgb/xwgbdb/xwgbqsxwlb/xwgbqsxwl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