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新华社视频通稿】华东交大践行低碳生活 污水变“中水”节能环保

作者:  来源:【新华社视频通稿】   时间:2014-07-08  浏览:1

(电视通稿·国内·生态)(节能宣传周)华东交大践行低碳生活 污水变“中水”节能环保

编辑:吴 琼 盛天力(实习)

审稿:王咏涛

终审:王咏涛


正文:
   【解说】为了践行低碳环保,江西省华东交通大学通过巧打“节约组合拳”,每年省下了数百万元水电费,并获得全国“节约型校园”称号。据了解,学校投资200万元,建设了一座日产7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站,为全校年节约用水30万吨。

【解说】记者来到华东交通大学校园,在校园内的孔目湖边,由两个大罐子组成的“污水处理器”正在运转。孔目湖位于华东交通大学南区南侧,肩负着南区生活污水排放的重任。然而,浑浊不堪的水经过处理后从罐体流出,明显变清了不少。

【同期】华东交通大学2012级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 李欢欢
孔目湖的水是我们学校部分的教学楼以及宿舍楼的一些生活污水排出来,排到我们孔目湖里面,然后现在看到的两个绿色的罐子它的进水就是来自于孔目湖水,然后经过我们的膜生物反应器,就是膜罐子它的水出来之后排到这里,这是一个中水回用的设备,出来的水排到这,下面会有一个水泵,然后它把水打到我们布的一些管道。

【解说】华东交大节能办主任杨言清介绍,学校投资200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站,每天生产中水200吨。中水即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学校绿化用水、冲地用水及补充湖面景观水体。

【同期】华东交大节能办主任 杨言清
我们每天学校会产生一些大量的生活污水,在现有条件下,我们能处理就处理。我们处理方式有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生物膜的中水处理,还有一个是简易的生化处理。我们可以产生出200吨的中水用于学校的绿地的一些灌溉,还有就是一些保洁,冲洗地面,以及学校的一个水体的用水。

【解说】杨言清说,这个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站只是一期,目前学校正在进行二期工程的准备工作,将采用中水作为学生宿舍冲厕用水。同时,除了将污水回收利用外,该污水处理站也成为了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研究实践的基地。

【同期】华东交大节能办主任 杨言清
这个污水处理站除了日常工作以外,它还具备一个教学研究的基地,我们这里有给排水、环境工程专业的一些研究生,他们在这里做一些水质、污染研究方面的项目,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教学基地。

【同期】华东交通大学2012级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 李欢欢
我们主要是研究水处理,现在我的方向是检测蓄体的,然后我们很多同学在这一块研究水处理方面,把水经过我们的一些工艺方法,然后把它处理,再回我们实验室去检测一些水中的指标,看下我们处理的效果。

【解说】据介绍,学校每年都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水电节约节能活动日,利用广播、电视、校报、讲座、知识问答、情景剧等形式在师生中宣传节约意识,推广节水节电经验案例,提高师生节约水电的主动性。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节约水电工作小组,把全校各相关单位都纳入管理体系中,监督、检查校内水电使用状况。

【同期】华东交大节能办主任 杨言清
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培养、宣传,以及带动学生自我参与到节能减排的活动中去。为了鼓励学生从自我的生活理念入手,来做到节能环保。

新华社记者彭菁江西南昌报道。(完)

 

责任编辑:谢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