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科如何办出特色?理论与实践怎样结合?学生科研怎么更有新意?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立“腾杰工作室”,作为学生梦想的“孵化场”应运而生,一个个梦想在这里“破壳而出”。
“腾杰工作室”成立于2006年9月,由华东交通大学汤鹏志教授发起,这是以学生为主导,自行讨论研发项目,集思广益,教师则在一旁作必要指导的工作室。它成立时,便笃定要建立“教师科研、学生培养、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体系,同时呼出“培养三品学生,倡导一个精神”,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工作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倡导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腾杰工作室迅速发展壮大,由起初的4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的学习集体--“03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团结成为孵化梦想的“温度”。在腾杰工作室这样一个环境里,大家一起做项目调研,所有成员一起讨论项目的可行性,找出项目的关键需求在需求分析完成后,所有队员开始分工,主要工作包括数据库的设计,系统文档的书写,软件系统架构的搭建。为了更为有效地组织运作腾杰工作室,汤鹏志教授为大家展开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明确该机构的目标在于研究开发可以应用于社会的实际应用项目,同时结合这些项目的开发进程培养一百名有较强计算机能力的学生。
2007年6月,该工作室决定在05届信息与计算专业招收新队员组建了“05团队”,由12人组成了“05团队”。不久,在这支队伍和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工作室完成了第一个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专家信息系统”并交付江西省教育厅使用,取得了第一笔经费完成了“江西省高等学校科研信息工程技术平台”的框架搭建。接着通过“07团队”、“08团队”、“09团队”三个团队的接力开发到2012年6月初完成了平台的所有功能的开发并交付使用。该系统获得了教育厅以及相关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腾杰工作室,将长期坚持并完善‘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为了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室将系统开发对应项目的SDK开发包,为进一步产品运作好准备;将进一步研究信息安全产品,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腾杰工作室创始者汤鹏志教授说,“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拓市场业务,让工作室走向市场,培养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为此,工作室还要建立和完善三支队伍:软件开发队伍、信息安全研究队伍、经营管理队伍。不断推动工作室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