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校团委蝉联全省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

作者:  来源:   时间:2015-02-05  浏览:1

2月5日,从共青团江西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传来喜讯,我校团委获评“2014年全省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这是我校继去年后再次获此殊荣。

该评议结果由团省委在全省各设区市、行业企业、大中专学校等基层团组织中通过公开考核、评议产生,是我省共青团系统中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性荣誉。本次获奖的单位共计10个,其中高校团委4个。我校团委以全省高校共青团年度考核排名第2位列其中。

2014年,在校党委、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团委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思想引导、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抓项目,克难点,求实效,形成了大学生骨干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建设、网络宣传引导等较具影响的工作品牌。校团委在年度考核中实现位次前移,继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共青团系统全年获各类国家级奖励124项、省部级245项,多次受到团中央、团省委表彰,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青马工程出品牌。学校“青马工程”被列为全省共青团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大学生骨干培养质量受到广泛认可。学校被团中央列为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教师工作全国示范点建设高校,在团中央领导调研会、团省委工作会和工作简报中做专题汇报和经验介绍。承办江西“青马工程”首期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班暨青年教师组织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并做主旨发言。

主题活动出亮点。“圆梦交大·我们一起努力”主题活动形成广泛影响,成功承办团中央“与信仰对话”精品报告会。“追梦·百位校友成长访谈”活动深入开展,《从华东交大起航——百位校友成长启示录(第1辑)》公开出版。“三走”活动形成声势,受到新华社、江西卫视、团学小微等媒体报道;1学生寝室和社团获评“全国百炼之星标兵”(全省唯一)和“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全省3个),校团委受邀参加团中央表彰会并发言。“寻访自强之星”活动成效显著,1人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总计10人,系江西历史上第2人),校团委再次获评“全国优秀组织奖”(全国10个)。

创新创业出实招。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完成建设,管理办法顺利出台,首批8个创业团队进驻。争取省就业局支持经费100万元、省教育厅项目经费65万元。出台并实施“1+4”创新创业导师制度,首批聘任导师51人,新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个。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竞赛奖励标准,纳入学校教学建设奖励办法。学生竞赛获奖超额完成目标,国家级获奖数量再创新高,ACM、数学建模等重大赛事成绩稳居省内高校前茅。

网络宣传出声势。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和网络宣传引导工作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在全省高校网络宣传员培训班和新媒体工作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并受团省委委托起草《全省高校网络宣传员操作手册》。举办3期专题培训班,初步建立了指挥统一、反应迅速的新媒体工作体系,在团中央、团省委组织的专项舆情调度工作中多次位居全省前列。

维权服务出实效。精心打造“小益君”学生维权团队,指导学生会权益部和学生维权中心畅通投诉渠道,实行限时答复和维权周报制度,及时核实、跟进并反馈办理情况,全年累计推动130余个问题得到解决或答复。全国学联以《全心全意维权为你——华东交通大学学生维权进行时》为题,报道“小益君”维权工作经验。

志愿服务出特色。重新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天佑支教团、蓝天碧水环保队等四支专项团队,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打造了爱心超市、爱心支教、爱心献血、爱心书社等“爱心系列”公益服务品牌,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区校共建模式被团省委推广。“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全国重点团队零的突破,并获评全国先进单位。

自身建设出新路。指导学院团委开展“一院一品”建设,按照年级、系开展设置团总支工作试点。充实团干部队伍和团属工作机构,实施“学习提升计划”,完成团省委研究课题4项。规范和活跃团的基层工作,探索推进团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卓越团支部”创建。制定《团委工作职责》、《团委工作规范》和审批流程。指导学生会“精兵简政”、规范程序,校学生会下设部门精简1/3,干部减员1/2。

开放合作出活力。校际交流更加活跃,在省内高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与上级团组织的沟通互动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团中央“与信仰对话”精品报告会、全省高校首期青年教师培训班、全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开闭幕式、全省第五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展示等承办工作。牵头负责与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校企合作对接工作。配合学校与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开展结对共建。选派团干部赴县区挂职,获评优秀,并推动余江县与机电学院开展县院合作。

一年来,学校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学风建设,迎新,新生入学教育,开学、毕业典礼,运动会及各类重大活动前,努力发挥好突击队作用,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展示了共青团应有的担当和风采。

责任编辑:吕相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