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百年交大梦,树立了宏伟目标,而人才强校就是实现梦想的“重中之重”。6月26日,我校首批“天佑人才计划”校级人选19人接受聘任。校党委书记万明、校长雷晓燕出席聘任仪式,为受聘者颁发证书,鼓励我校学者争入“人才宝塔”,勇于担当百年交大梦的历史重任。副校长史焕平主持仪式。




万明强调,我校近两年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下了“大气力”,走在兄弟院校前列,去年引进博士60余位,同时鼓励在校学者到国外、国内名校进修,去党政部门挂职,多举措培养人才。为让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抓住人才培养工作的“牛鼻子”,学校出台人才宝塔计划、学科宝塔计划,鼓励我校学者在科研上不断进步,担当起百年交大梦的历史重任,同时,学校的学者都要向受聘人选人才看齐,潜心科研,积极申报,争入“人才宝塔”,为交大梦一起努力。
万明要求,各受聘人才要利用好学校平台,多让科研“开花结果”,各层次人才要向相应层级的国际、国内奖项发起冲击,填补学校空白,同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各受聘人才,要有“大胆量、大胸怀、大视野、大成果”,在科研上要不断创新,要努力培养青年人才,向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看齐,为我校其他学者树立榜样。全校学者都要敢于“冒尖”,积极申报天佑人才计划,多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出效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勇于担当学校发展历史责任,在科研创新上走在前列。
我校首批“天佑学者”为雷晓燕、杨辉、欧阳志刚、周日贵、刘燕德、黄志超、张诚、赵龙志、倪明等9人,“天佑拔尖人才”为胡国良、何忠义、冯青松、陈世明、童祯恭、何柏林、肖乾、姜楠、郑龙珍、官雪辉等10人。
万明、雷晓燕还分别为我校刘林芽、黄志超两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张诚、冯青松两位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颁发证书。
“天佑学者”代表赵龙志表示,承诺将不断进行科研创新,服务学校发展,为百年交大梦奠定基础。(摄影/秦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