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我校举办集中校园招聘会,对接人才培养需求。这是中国中车组团后启动的第一次,也是第一场校园招聘会,拉开了我校2016届毕业生双选会的序幕。

校党委副书记汪立夏出席宣讲会并致辞。他介绍了学校的人文、地理风貌及科研等情况。他说,交大校园百鸟争鸣、百花争艳、百树竟发,近年来学校在学术研究领域获得不斐的成绩,学校毕业生肯吃苦、能耐劳,深受用人单位喜欢。汪立夏以“成才梦,复兴梦,世界梦”作为祝福,寄语毕业生要抓住机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处处长江建春详细介绍了招聘流程。他希望交大学子争当有志向、有理想的优秀毕业生,早日得到中车集团的一张“车票”。
针对人才培养等问题,学校与中国中车举行座谈会,倾听来自用人单位的“心声”, 并乘着推行学分制的“东风”,进一步完善培养计划。副校长张坚出席,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及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参会。

张坚介绍了学校全面推行学分制和人才培养等情况。他认为,大学教育有两个目标,一是学习专业知识与技术,二是塑造人性道德与品格。他指出,我校交通特色鲜明,将继续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紧贴国家的政策方针,从大类出发(大一大二),分散培养(大三大四),同时积极构建探究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培养出的交大毕业生不仅踏实肯干,而且善于交际表达。
江建春从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企业的需求,希望学校能重视学生的情商、英语水平的培养,并安排学生暑期赴企业提前实习。
座谈会上,中车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中车集团子公司相继发言,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大家普遍称赞交大的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认为主动型、坚韧型、实用型、交际型、复合型的人才特别吃香。
在南区风雨球馆的招聘现场,人头涌动,企业报刊、海报、宣传单等吸引着应聘者驻足阅读。来自我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众多招聘企业前拉开长龙,积极为自己争取面试机会。


用人单位根据公司发展及岗位特色,对递交简历的毕业生进行面试筛选。大部分公司都以毕业生在校成绩排名、学历高低、学团工作经历以及专项技能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有些公司则会给毕业生进行IQ、EQ测试,并以此来衡量应聘者是否达到该公司的岗位要求。
据了解,此次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携20个旗下子公司参与招聘,将提供1000余个岗位。本场招聘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机械及加工类、电气及自动化类、材料及热加工类、电子信息类以及管理类等专业。(摄影/秦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