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众手浇开“文明花”

作者:  来源:校报   时间:2016-04-30  浏览:1

4月28日,江西省第十四届文明单位表彰大会在滨江宾馆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汪立夏出席表彰大会,我校获评“江西省第十四届文明单位”称号。时隔10年后,我校第五次重获此殊荣。

2013年,学校主动对接南昌市文明办,重启文明单位参评申报工作,先后顺利通过经开区文明单位(2013-2015年度)、南昌市文明单位(2013-2015年度)并2015年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第十二届)和江西省文明单位(第十四届)考评。我校以短短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华美的“三级跳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肩负文化责任、勇于文明担当的华东交通大学,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设“日新交大、和谐交大、幸福交大”为主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再次以实践和结果演绎了“日新其德,止于至善”,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道德滋养和文化支撑。

健全机制 立身示范 构筑文明高地担大任

创建文明工作需要持续努力,久久为功。重启文明单位参评申报工作之初,学校就立足于高起点、严要求、重实效,注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将创建活动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与重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校党委书记亲自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创建工作,实现领导决策机制与创建长效机制的有效对接,在保证人财物支持的同时,近三年学校出台了如《华东交通大学章程》、《华东交通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行动方案》、《机关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升国旗仪式规定》等十多个与创建活动直接相关,三十多个与创建活动间接相关的文件。

当示范,带好头,做表率。校领导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校党委书记亲自给党员上党课、给新生上“第一课”、给毕业生上“最后一课”,校长亲自为本科生上专业课、亲自听(巡)课、监(巡)考,分管思政工作的校领导每学期都为学生做至少两次专题报告并多次协调文明创建相关工作。党委带头学习,党委中心组每年集中学习10次以上,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为100%。

狠抓落实 持之以恒 推动文明创建更深入

学校抓“三进”、抓“四升”、抓“一贯”,将文明创建真正落到实处。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了课堂教学模块、社会实践教学模块和课外活动教学模块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梯度推进的教学模式,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以“学习提升、技能提升、健康提升和效能提升”为内容的“四个提升”计划,在全校宣传思想和学生工作队伍中开展,形成全年高质量学习心得一百篇,工作技能典型案例一百个,推出心理知识工作坊一百期,打造宣传思想和学生工作品牌一百项等系列成果,使队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责任担当、创新进取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有明显提高。

文明创建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学校长期着力于志愿服务、典型引导、平安校园、节能环保、道德讲堂的建设:坚持组织学生每年假期参加“三下乡”活动,坚持日常志愿服务,其中有电气学院志愿者“长期服务社区”19年,爱心超市资助贫困生1800余名,师生5年无偿献血200万毫升等广受媒体和社会赞誉。坚持以身边的榜样鼓舞前行的力量,定期发布身边好人榜,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海龙、“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欧阳自立、CCTV《我爱国防》(第2季)全国总决赛冠军邢戎等典型。坚持办校院两级世纪英才学校,积极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探索出了“三全七步”大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和“校院班三级联动、百千万分层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坚持在校园治安稳定上下功夫,以“校园110”为平台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在全省率先实行,连续12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7年被授予“平安单位”。坚持长期打造低碳校园,“建筑节能平台”和“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坚持举办堪称校园版“百家讲坛”的孔目湖讲坛,历时十三年,每周开讲,截止目前已开讲435期。坚持不懈打造各类创新基地,实施“1+4”科技创新计划,成立了学校科技园等机构,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多次接受省市(厅)领导的视察。

日新其德 主动作为 铸就文明之风新常态

一日千里的网络改变了世界,与时偕行,不断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内容方法手段,方能紧紧抓住网络时代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权。

主动搭平台。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决定增设副处级新闻中心,下专设新媒体办公室,组建了集各学院、各部门、各学生团体微博、微信、微视频于一体的“微联盟”,拥有近千人的网络宣传思想队伍,既有宣传部门和学生记者团等“正规军”,也有校属各部门的信息员和校院两级的学生通讯员,还有作为兼职预备队的校团委组织的网络宣传员。在新媒体推出了“美在交大”系列宣传片,从《我在交大遇见你》、《我在交大等你》、《我们相聚在交大》到《空中看交大》,广受师生欢迎。

主动创品牌。校领导亲自在微博上实名开辟“博约课堂”,每日一课。心理咨询中心的舒曼老师,坚持用微博宣传心理知识,拥有11万粉丝;学校还设立了“交大山水”的微信群,教师和干部在此交流工作、分享信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校团委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全团各类主题网络宣传活动中多次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反占中”网络宣传评论转发量占全团的六分之一,受到了团中央的肯定与鼓励。

主动抓细节。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中,抓文明素养的养成。学校针对学生玩手机的“低头一族”,号召每周“拒绝手机一天”,得到了多方响应。学生会权益部的“小益君”,及时反映和解决学生在网络中反映的问题,颇受学生喜爱。通过上课礼、家书礼、升旗礼“三礼”活动,形成尊师重教,爱家敬校、爱国报国的良好风气;倡导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保证。

全民创建 共同参与 唤得“文明之花”更娇艳

文明单位的创建凝聚的是全体“花椒人”的心血。2013年学校主动对接南昌市文明办启动文明单位参评申报工作,但从区级到市级到省级每一级都有不同标准,从测评标准到评选周期到材料规范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有不同要求,历时3年,涉及到每一位师生员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需要的是天天创、年年创、人人创。文明创建追求的不是创建的形式,简单地说不是为创建而创建,而是要着力将文明的种子撒播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内化于师生员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淀成办学的理念和学校的风尚,凝练成立德崇善的品格。

用奉献精神弘扬道德风尚。8000余名志愿者,年服务时长共计14万余小时。走进敬老院,开展助老项目;倡导节约粮食,为“光盘族”代言;关爱农民工子女,为留守儿童开办义务培训班;走进地铁站,引导、服务乘客;保护赣江母亲河,在公交站台、火车站、南昌市十字路口秩序维护,在社区开展家电维修、义演,捐赠旧衣物……我校志愿者们走出校门,将志愿者精神传递,将爱心播撒。除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专门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社团,各学院都拥有自己的志愿者协会,课余课下、周末、假期、特殊纪念日,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敬老院、社区、公交站、村镇学校、生态保护区……他们用自己的点滴付出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法治之花常开校园。自1999年至今,学校常年聘请2-3名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还建立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队伍(法律专业教师为龙头,管理干部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与普法对象(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纵横交错的普法教育网络,蝉联“五五”、“六五”普法省级先进单位。将普法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推出了“六位一体”(教育、培训、咨询、干预、宣传、网络及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三级干预”预警机制。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的校园心理剧大赛,至今已走过13年。不仅在校园里演出,心理剧还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监狱。“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和“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我校,更是标志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全省领先行列。

和谐校园树网络文明之风。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多个活动,引导网络舆论、建设新媒体阵地、积极创作网络产品,先后有《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网络”》、《“学渣”到“学霸”,就三步》、《我们的青春就该这样》等多件作品被团中央微信公众号推送,另有一批原创微作品获得团省委、团中央学校部的认可和推送,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积极成立“青网先锋队”,为青年网络文明喷上“空气清新剂”。校团委微信公号“交大青年”WCI排名稳居全国高校30强、全省高校前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文明单位创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偶得,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全员动员、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全民创建活动:2013年跻身教育部公布的2012—2013年度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成为江西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落户我校,成为全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资格的高校;2011—2014连续四年获得省教育厅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多方面不断叠加的成就于我校的文明创建交相辉映。重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志着我校文明创建站立在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期待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韬略“百年交大梦”的征途中,扎实到位、全面推进我校各项工作,全体“花椒人”用智慧和付出不断辛勤浇灌“文明之花”,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每一个角落。

八步读懂文明单位创建

1、我校文明单位创建有何意义?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校园风尚,为实现学校一流学科和区域(行业)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2、文明单位创建分几级?

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3、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周期如何划分?

区级和市级为两年一届,第一年为创建评选年,第二年为复评年;省级和国家级为三年一届,第一年为创建评选年,第二年、第三年为复评年。文明单位创建必须是逐级申报,即只有获得区县级文明单位才可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只有获得市级文明单位才可申报省级文明单位,以此类推。

 

4、文明单位评价体系主要有哪些方面?

各级文明单位创建评价体系略有不同,是一项综合性建设大工程,主要涉及组织领导、规范管理、文体活动、思想教育、民主管理、内外环境等方面,涵盖了学校综治、节能、计划生育、党建、普法、廉政建设、志愿者服务、校园文化、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不仅不同级别的创建要求不同,同一级别的评价体系不同阶段也会有调整,不是简单重复,是一项全年侯、多方位、持久性、经常性的建设工程。

 

5、文明单位申报程序有哪些?

主要有自愿申报、对照总结、组织推荐、考核公示和命名表彰。同时,创建期内每年复查,复查不合格,取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6、我校如何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单位(部门)协同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主任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党委宣传部,负责学校日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为校长和党委副书记,成员包括其它校领导,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

 

7、获得文明单位有何奖励措施?

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除授予相应称号的荣誉证书和标牌外,根据省文明办规定:各单位可依据实际情况,按其获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文明单位荣誉可分别给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均一个月、一个半月、两个月、两个半月工资的一次性奖金。奖金不按级差累计,遵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但在创建期内,复查合格,可每年奖发。

 

8、中央要求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具体要突出做好哪些工作?

中央要求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具体要突出做好十项工作: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辐射带动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促进农村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美起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激发文明创建的基层基础活力。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宣传学习道德模范,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打造不敢不能不愿失信的制度环境。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扎实推进文明旅游工作,不断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建设,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责任编辑:薛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