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之滨,琴音流韵,为热浪滚滚的夏夜送来丝丝沁人心脾的清爽。7月28日晚,第一届“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展演开幕式暨古琴名家音乐会在红谷滩会议中心精彩上演,为观众送上一场雅致的视听盛宴,现场座无虚席。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巡视员熊建、校党委副书记汪立夏、纪委书记朱卫国、副校长范勇观看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会长赵家珍主持,在选手代表宣誓,评委代表宣誓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致开幕词并宣布开幕。
行云流水,扬扬悠悠,“大音希声——古琴经典作品音乐会”在一曲古老而著名的琴曲《流水》中拉开帷幕。紧接着,一曲《泛沧浪》响起,水云遥遏,沧浪唱徼,音韵高古,涤荡心灵,动人心弦。《碣石调·幽兰》如空谷幽兰般清雅素洁,将观众带入静谧悠远的意境中。由著名古琴家赵家珍演奏的自古流传的古琴曲经典《梅花三弄》和《广陵散》将演出推向高潮。浪卷云飞,风起水涌,中国琴会荣誉会长龚一以一曲《潇湘水云》为音乐会画下圆满句号,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现场掌声雷动。音乐会的特邀导聆,来自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林谷芳,用恬淡平和的主持与言简意赅的分享,解读全部琴曲与意境,与听众自然契合地走过了一场太古遗韵的精典中国民乐之旅。

汪立夏说,古琴是“琴棋书画”四雅之首,不仅能丰富充实心灵,还能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此次我校主办该活动,是为推广古琴艺术尽自己的一份力,弘扬传统文化,让这种圣洁、高雅的艺术形式走进普通大众。此次将有来自海内外500余名职业和非职业选手参赛,可见古琴在群众中很有市场,在未来的普及和推广上有广阔的空间,对古琴艺术在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赵家珍对华东交通大学给予本次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说,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活化石。此次举办活动的目的旨在提升中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弘扬传统文化,此次开幕式音乐会邀请了国内非常优秀的音乐家来演奏,非常难得,将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盛宴。
据了解,此次是我校首次举办全国性的古琴展演和学术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500余名古琴工作者、学习者、爱好者参加,活动为期四天,设有古琴专业比赛、古琴专场讲座、新音乐作品会和名家名曲音乐会等活动。本次研讨会由我校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共同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共同承办,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上海华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为了办好此次赛事,学校和艺术学院前期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筹备工作,校领导和艺术学院高度重视此项赛事的准备工作,多次召开预备会、协调会,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考虑周全,对涉及的多方面工作细节考虑到位;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要落到实处,各项准备工作要做好、做实。前期,艺术学院积极对外沟通、联络,与市政协相关领导协调“大音希声–古琴经典作品音乐会”,并面向全校招聘志愿者,力求为大家献上一次完美的赛事。(摄影/秦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