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伟大目标。”11月1日晚,全国就业指导专家李震东先生做客第449期孔目湖讲坛,为大家带来一场《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未来》的精彩讲座。
就业何难,因未改观
就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当下的就业现状,一定是“难”字。李震东则认为就业不难,或者说,难,不在就业,而在择业。要改变“就业难”,首先要改变观念,尤其是择业观。大学生找工作更多的是互相比较:找的不是工作,而是比别人好的工作,这个观念需要改变。他还提出,大学生要有“就业可以创新”的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想要改变就业,就要改变思维习惯。
成功就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李震东建议,从现在起,大学生就应该开始准备。如,低年级的学生应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多种能力,但素质更重要;大三、大四的学生应做一份好的简历、充分的面试准备,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招聘企业。大学四年是一个准备的过程,大学生需要有这个认识,树立这一观念,,通过自身优秀的能力赢得招聘企业的认可。

思维怎变,树科学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首先要有科学的就业观。李震东认为,科学就业观是指大学生将自己的知识、能力、价值同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结合起来,最后所形成的正确的观念。
李震东指出,科学就业观有八个方面:第一,把求职当做一场求职的战斗。面对就业困难,要通过努力,用自己的办法获得就业的成功。第二,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大学生要有新时期的铁饭碗的观念,自身的能力才是最大的保障。第三,先做人,后做事。第四,自信是求职的第一竞争力。第五,用人单位需要的大学生是复合型人才,“出身和学历”不是最重要的。第六,求职,细节决定成败。大学生求职应当有一份优秀的简历、充分的面试前准备、熟知面试礼仪等等。第七,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第八,平静面对每一次失败,知道坚持到最后一次才算成功。
就业有方,准备在前
就业是一场无声的战斗。李震东强调,作为一名大学生,要重视就业、有忧患意识,及时做就业准备。他引用了一段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和评价:“用得上、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不好高骛远。”以此来提醒大学生,德比才更重要。他表示,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因此大学生要有专一的职业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深入去研究。
此外,求职的细节不容忽视。李震东为大家讲述了许多求职的细节上可以做的准备。首先是简历,简历要特别,让人眼前一亮,他按照药品说明书做了一份个人简历以作示范。面试之前,要研究和了解目标的用人单位,尽可能了解其职位;准备好的面试内容要反复练习;进面试房间之前,照照镜子整理自己的形象,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面试礼仪尤为重要。从着装(上衣、鞋子、袜子)到握手及个人卫生都需注意,服装是否正式,握手方式、坐姿是否正确等等。李震东还阐述了几个常有的面试问题。如自我介绍,尽量不介绍简历上已有的内容;所希望的工资待遇,应事先了解用人单位的标准,回答一个范围而非确切值等等。

就业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败屡战。李震东鼓励大家,坚持是就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宝,坚持了才有希望。年轻没有失败,努力就会精彩。(摄影/黄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