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著名心理学家、中央财经大学心理系教授赵然女士做客第457期孔目湖讲坛,为听众带来一场名为《高效工作与幸福生活——与压力共舞》的精彩讲座。
简述心理学,细谈爱与工作
讲座伊始,赵然让在场听众回答了一系列有关过去一年里的经历和感受的问题,紧接着戏言到,心理学套路深,而听众们已在“套路”中。同时,赵然根据“ORID”焦点讨论法解释,听众们回答的问题主要分成四类:客观事实的实践(Objective)、客观反射的感受(Reflective)、事实分析及诠释(Interpretive)、基于事实的计划及决定(Decision)。在场听众因为心理不同,所以习惯关注的部分不同,这就是心理学的一个具体表现。
从心理学层面谈论人们的工作时,赵然说明,“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工作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们实现创造性价值、留下生活印记的途径。而在谈论爱与幸福时,赵然直言,爱是天赋,幸福而永恒的爱,不是被爱,而是爱别人。当你的爱让一个人变得健康、积极、向上、开心,你给予的爱对他而言是充电而不是消耗时,你也拥有了让人幸福的天赋。同时,赵然总结道,爱和工作是我们人性的基石。

论述压力学,探究压力影响论
赵然指出,学习、家庭、环境等都是压力事件或者压力源,但却不能与压力直接划等号,因此,压力是可以管理的。紧接着,赵然让在场听众做了生活事件评估和人格类型测试,并由测试结果说明,每一个人的心理压力抵抗能力和人格类型不同。同时,赵然劝诫,当你的压力抵抗能力消耗殆尽或人格趋向极端时,你要有意识地学会自我调节或寻求他人的帮助。
就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赵然运用叶克斯和杜德逊的“倒U型”曲线关系图说明,适当的压力可以起促进作用,工作绩效达到高峰;一旦压力超出管理范围,工作者便会面临崩溃。同时,赵然指出,对于一些简单任务,巨大的压力会起到好的作用;而对于结果重要且不可控的困难任务,巨大压力的效果就会很差,甚至起反作用。

理解压力事件,发展压力应对技能
赵然指明,找出潜在的压力源后,大家要学会分析观察压力的结果,以此达到管理和应对压力的可行之道。首先,赵然告诉听众,压力结果根据压力预紧信号分为四类:生理症状、情绪症状、精神症状和行为症状。接着,赵然跟在场听众进行了一个名叫“甜蜜角色游戏”的测试,并说明,一个人身上承担的社会角色众多,其中你最喜欢的角色是你的社会支持系统(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而最想放弃的角色就是你的压力源。
谈及压力应对时,赵然讲到,压力应对分为四个方面,即确定压力源、改变认知、发展压力应对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面对压力时,大家应先消除或避开压力源,改变不切实际或绝对化的想法,积极地去面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赵然鼓励在场听众注重人际交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应对压力的良方。
讲座最后,赵然送给在场听众一句话“心理建设的目标是塑造幸福生活和高效工作”,以此鼓励听众们追求心理健康、与压力共舞。(摄/李昊)
责任编辑:陈君 |